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胖东来“红内裤案”:企业名誉权不是“软柿子”|九派时评

舒圣祥

近日,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对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与被告段某名誉权纠纷案作出当庭宣判。自媒体账号“两个小段(小)”因发布侵害胖东来名誉权的内容,法院判决段某在其个人抖音账号发布经法院审核的书面道歉信视频,且30日内不得删除,并赔偿胖东来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0万元。

这是一场因“红内裤”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段某购买的女士红色内裤出现掉色、穿着后有过敏现象,胖东来积极处理投诉事项支付了医药费,但段某在没有核实本人皮炎症状是否系案涉商品所致的情况下,仍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对商品品质和服务行为作出贬损性评价。段某出镜的用户昵称为“两个小段(小)”的抖音账号拥有130余万粉丝。法院认为其应当预见到发布不实视频可能会对被发布者造成负面影响,侵害了胖东来的名誉权。

众所周知,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自媒体时代,信息如洪流奔涌,但网络并非无法无天的“丛林”。段某作为拥有大量粉丝的自媒体从业者,本应深知网络传播的强大影响力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段某发布的视频内容被法院认定为构成侵权,这意味着其言论越过了法律划定的红线。

这一场看似“商家告赢消费者”的诉讼,折射出法律理性与情感表达的碰撞,也为市场主体与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双重镜鉴。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消费者在购买到可能存在问题的商品时,产生不满与质疑的情绪是人之常情。段某反馈商品问题,本是正常的消费行为。但其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情感因素却让事件走向了另一个方向。或许段某基于自身过敏感受,在情感上急于宣泄,然而情感不能替代事实,更不能成为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理由。

对商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维权范例。本案判决传递出明确信号:在流量经济时代,企业名誉权不再是“软柿子”,任何试图以情绪化表达裹挟公众、损害商誉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严惩。当自身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商家不妨像胖东来一样,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理性维权。一方面,注重保留各类证据,以便在可能发生的纠纷中证明自身的合规经营与积极作为;另一方面,维权行动本身也需谨守法律,避免陷入“以暴制暴”泥潭,反伤自身品牌。

对自媒体从业者来说,本案更是一个深刻教训。在拥有大量粉丝、具备强大传播力的情况下,自媒体从业者要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负责。在涉及对商家的评价时,不能仅凭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核实清楚事实后再发声。在日常创作中,自媒体从业者要强化法律意识,了解名誉权等相关法律知识,避免因法律知识的欠缺而陷入侵权纠纷。同时,在面对可能引发争议的事件时,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冲动发布,平衡好自身表达与他人权益之间的关系。

观点表达纵然自由,但在“合理评论”与“恶意侵权”之间,横亘着事实与法律的天堑,这是本案40万赔偿应该买来的教训。在流量经济狂飙突进的今天,无论是商家还是自媒体都需铭记:任何对商业信誉的无端伤害,终将在法律的天平上称出代价;而守得住底线、经得起审视的表达,才是真正值得流传的声音。唯有让法律归法律,让情理归情理,方能在商业竞争与舆论监督的双重场域中,走出一条共赢之路。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三明开展七夕集体颁证及婚恋交友活动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浪漫七夕,情满三明。8月29日上午,市民政局举办“七夕邂逅・缘定是你”为爱打call主题活动。活动融合集体颁证仪式与婚恋交友两个七夕特色活动,既为新人营造了具有庄重感的仪式场景,又为单身青年提供了交友寻缘的平台。上午10时,6对新人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参与集体颁证仪式。新人代

家长怒了!15岁女孩一次一只耳朵打14个洞!商家:不知未成年!消保委介入

说到打耳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许多爱美的女性通常喜欢在耳廓打洞,以佩戴各种漂亮的耳饰但近日,闵行区消保委接到一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女儿居然瞒着自己,在一只耳朵上一次性打了14个耳洞!7月初,15岁的女孩小琴(化名)瞒着家长独自一人前往一家街边店铺,花费808元在左耳上一次性打了14个耳洞。并且在事后,耳

从邮票到“痛金”:年轻人的热爱能当“理财”吗?

上一代人的抽屉里或许藏着泛黄的邮票,而如今年轻人的收藏清单上,多了带着动漫印记的黄金——“痛金”正以破圈之势走红。这种融合了二次元IP与黄金材质的特殊“谷子”,既承载着粉丝对角色的狂热热爱,又因黄金的“保值”标签被赋予了“理财”的想象,恰如当年邮票曾被寄予的双重期待。2025年以来,多款黄金“谷子”

阻挠推搡记者采访,夏某某被行政拘留10日

针对网传“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被打受伤”一事,昆明市新闻工作者协会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了解核查相关情况,现通报如下。8月18日下午,昆明市民吉先生通过昆明市融媒体中心“8099999”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称自己与云南梵高之光软装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梵高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后,对方屡次拖延工期,经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申请“仅退款”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动起了歪脑筋,利用AI工具对产品照片进行“伪毁损”处理。原本AI被期待用来提效赋能,却被部分人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