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长怒了!15岁女孩一次一只耳朵打14个洞!商家:不知未成年!消保委介入

说到打耳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许多爱美的女性通常喜欢在耳廓打洞,以佩戴各种漂亮的耳饰

但近日,闵行区消保委接到一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女儿居然瞒着自己,在一只耳朵上一次性打了14个耳洞!

7月初,15岁的女孩小琴(化名)瞒着家长独自一人前往一家街边店铺,花费808元在左耳上一次性打了14个耳洞。并且在事后,耳朵还出现了红肿发炎的症状。

小琴的父亲发现此事后,既着急又愤怒,继而向闵行区消保委进行了投诉,要求涉事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未成年女孩一只耳朵

打14个洞真的合理吗?

商家:外貌难以判断是未成年

区消保委接诉后立即介入处理

小琴父亲痛心指出:

一个15岁的孩子,一次性要求打14个耳洞,明显超出了她这个年龄应有的判断力和身体承受能力,商家提供此类非常规的服务前,理应对消费者年龄保持高度警惕,要么直接拒绝,要么必须取得父母的明确同意。

对此,商家则辩称:

从外貌上难以准确判断消费者年龄,且此类要求并非罕见,因此拒绝退款。

结合双方观点,区消保委向商家指出,其在提供一次性密集打14个耳洞这类非常规、高风险服务前,未核实消费者年龄和认知能力,服务流程存在明显瑕疵。

同时强调❗

涉及身体显著改变或密集侵入性操作的服务项目,必须慎之又慎,严格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义务,审慎评估风险并采取必要措施。

经多次沟通调解,商家最终同意全额退还808元费用,并承诺在后续经营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识别与保护,规范经营行为。

打耳洞≠打几个都行!

商家应守住未成年人保护底线

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身心健康

本案中,未成年消费者一次性打了14个耳洞,此类非常规性、高风险性及非医疗必要性的身体穿刺行为,尤其涉及未成年人时,容易引发社会对潜在健康风险、过度修饰倾向以及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深切担忧,触及公序良俗的边界。

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未对此类行为作出明文禁止,但其安全性与必要性存疑,且社会普遍持审慎乃至负面的态度,可能符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特征。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与安全。

对此,区消保委认为经营者,尤其从事美容服务等行业的,必须严格落实年龄核验义务,对疑似未成年的消费者保持高度敏感,对于服务内容、潜在风险及后续护理要求,必须清晰、详尽、无保留地向消费者及其监护人说明,确保其知情同意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同时,应坚守“红线”原则,即使获得监护人同意,对于一些明显超出常规、存在较高健康风险或可能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服务要求,应基于专业判断和职业道德,保留拒绝提供服务的权利。

区消保委也提醒家长

Part.1

一是密切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状态,对于一些特殊审美偏好或行为倾向,及时了解背后的原因,加强沟通与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Part.2

二是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引导,阐明美容服务的潜在健康风险,引导孩子树立理性、健康的审美观念,避免因冲动或好奇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Part.3

三是若孩子确有打耳洞等需求,为确保安全与健康,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执业医师在严格消毒规范下操作。

综合自今日闵行

家长怒了!15岁女孩一次一只耳朵打14个洞!商家:不知未成年!消保委介入

说到打耳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许多爱美的女性通常喜欢在耳廓打洞,以佩戴各种漂亮的耳饰但近日,闵行区消保委接到一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女儿居然瞒着自己,在一只耳朵上一次性打了14个耳洞!7月初,15岁的女孩小琴(化名)瞒着家长独自一人前往一家街边店铺,花费808元在左耳上一次性打了14个耳洞。并且在事后,耳

壹点音频|亲悦读:翻开《万物生长》,打开“时光宝盒”

每一代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美好回忆。这些回忆有漫画书和动画片,有游戏机和汉堡,也有跳皮筋和玻璃球……在没有手机、电视和网络的年代,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本期亲悦读推荐给小朋友们的这本短篇小说集《万物生长》,写的就是爷爷奶奶们的童年生活:因画黑板报出色而入伍的刘立宪、一打架就回家叫哥哥的王小明、为打不

所有山东人注意!高温健康红色预警来了!

8月20日18时,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山东省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预计8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全省大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橙色预警)或极高(红色预警)。其中,济南南部、青岛大部、烟台大部、潍坊大部、济宁南部、威海西南部和西部、日照大部、临沂北部、聊城中部和南部、滨州局部、菏泽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申请“仅退款”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动起了歪脑筋,利用AI工具对产品照片进行“伪毁损”处理。原本AI被期待用来提效赋能,却被部分人用来

美媒:美关税让生产商承受通胀压力 涨价或很快传导至消费者

中新网8月15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引发关注。美国最新公布的一个通胀指标创下三年来最快增幅,引发人们对关税正在经济中扎根并推高通胀的担忧。多家美媒指出,这一迹象表明,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还将陆续到来,涨价可能很快会传导至美国消费者。美国劳工部14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