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牟新区精准施策 “三夏”生产跑出丰收加速度


农技专家在田间采样

中原网讯(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张晨 徐少杰 文/图)骄阳似火,麦浪翻金。当前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在中牟新区的广袤田野上,农技人员忙碌的身影在其中穿梭。

清晨,天刚蒙蒙亮,中牟新区农技人员便已抵达雁鸣湖镇张满庄村的麦田开展测产工作。小麦测产作为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为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改进管理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狼城岗镇、大孟镇、万滩镇的连片麦田里,来自郑州市农科所、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专家们顶着烈日,开展“一喷三防”效果评估工作。“一喷三防”工作自4月24日启动,至今已有一个月,效果究竟如何?专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精准测算。

记者在现场看到,专家们头顶烈日,分工协作。麦田里设置了清水对照、空白对照、40%戊唑·咪鲜胺对照等不同区域。经过综合对照分析,开展“一喷三防”、一次性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麦田,产量最少增收10%,最大增幅达18%。

中牟新区22万亩小麦中,开展“一喷三防”作业的地块超过60%,总增产在1700万斤以上,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中牟新区扩军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十台收割机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机械检修。合作社负责人耿扩军介绍:“进入5月,合作社成员就全身心投入收割机检修工作中,目前检修已基本完成,马上就能进地收割小麦了。”该合作社共有35台大型收割机,其中6台为今年新购置。

“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已为我们办理好农机外出作业证件。我们先去南阳、信阳、驻马店作业,然后返回中牟新区收割本地小麦。6月3日后前往新乡、安阳、河北等地作业,前后得忙一个多月!”耿扩军说。

“中牟新区有5个规模较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合作社大型机械数量都在25台以上,在夏收期间能够确保机械的应急维护、维修及常规零部件更换。”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科负责人朱丽娜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她手机上的“外地来牟跨区作业机手对接交流群”。该群有200多人,成员来自安徽、湖北、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均为常来中牟新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群里还有省市负责农机调度的工作人员。

记者随机联系了群里来自汝南县的农机手小郑。他在电话中说正在南阳邓州收割小麦,计划5月30日到中牟作业。

据悉,中牟新区本地有联合收割机255台,加上外地来牟作业的机械,总数约450台。为方便这些机械快速上下高速,中牟新区在4个高速路口设置了农机服务点,并安排88名干部职工24小时值守。

lly

积水不过夜,晏家坪街道迅速行动保畅通

8月26日凌晨,晏家坪街道网格员在强降雨巡查中发现辖区部分路段因排水不畅导致严重积水,存在安全隐患。街道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处置,组织应急队伍设置警示标识疏导交通,协调开展排水作业。抢险人员通过清理排水口杂物、疏通管网、强排积水等措施,第一时间恢复路面通行。此次抢险共出动应急队伍30余人,抽水车

安阳市北关区应急管理局开展工贸企业八月份“主题安全日”活

目前正处于高温防汛叠加时期,为提高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近日,安阳市北关区应急管理局积极组织辖区工贸企业,围绕“高温汛期双防控,有限空间零风险,讲好安全生产课”主题,持续开展“主题安全日”活动。活动期间,各工贸企业积极响应,全面排查生产车间、仓库、有限空间等重点区域,发现生

“飞防”织网破山城农业植保难题——古交丘陵山区无人机助农记

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雨后的古交市嘉乐泉乡狮子村,空气湿润,山路泥泞。在古交市康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农田上空,一架装载药箱的植保无人机在操作员操控下,灵活穿梭于起伏的丘陵之间,喷出均匀细密的药雾,精准洒向玉米植株。这张由无人机编织的科技之网,正有效破解山城农作物病

台风、暴雨预警齐发 这些地区需注意防范

中央气象台7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7号台风“范斯高”(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5日)早晨5点钟位于浙闽交界东偏南方约38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6.7度、东经124.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七级风

高温中坚守的铁路人

驻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通讯员 姚聪7月5日,骄阳似火,气温持续攀升。驻马店车务段遂平车站调车场内,钢轨温度突破60℃,仿佛一个巨大的“桑拿房”。然而,高温炙烤并未阻挡铁路工作者的脚步,驻马店车务段遂平车站调车组的职工们正坚守一线,以汗水为墨、以坚守为笔,编织着连通全国各地的“钢铁运输密码”。上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