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arency
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舞台上,中国选手赵心童创造历史。5月6日凌晨,这位来自深圳的斯诺克新星以18比12击败马克・威廉姆斯,加冕世锦赛冠军,成为中国首位、亚洲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作为来自深圳的斯诺克世界冠军,赵心童为这座“奇迹之城”又增添了新的“奇迹”。夺冠当晚,赵心童的母亲文安笑在其成长地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接受采访,娓娓道来“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此次世锦赛,赵心童的夺冠之路堪称传奇。他从资格赛一路突围,成为自1977年世锦赛移师克鲁斯堡以来,第三位从资格赛晋级并最终捧起冠军奖杯的选手。在通往冠军的征程中,赵心童接连战胜多位世界顶级高手,半决赛和决赛中,他更是连续淘汰奥沙利文、马克・威廉姆斯两位斯诺克大满贯得主,用实力诠释了中国斯诺克的崛起。
回忆起儿子比赛时的情景,文安笑坦言内心满是紧张:“比赛时我和他爸爸守着电视,却‘不敢看’,只有等亲戚朋友说‘优势稳了,可以看了’,才敢打开直播关注赛场。”
谈及与儿子在比赛期间的互动,文安笑介绍,赛前她和丈夫从不打扰儿子。随着赛事推进,赵心童闯入16强、8强后,她才发去恭喜消息。半决赛阶段,文安笑鼓励儿子“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赵心童则回复一个“相信自己!”的图片表情,尽显自信。

赵心童小时候练球的情形
赵心童与斯诺克的缘分始于童年的一个玩具。7岁那年,在深圳家楼下的台球桌上,他第一次接触斯诺克,便迅速展现出过人天赋。赵心童的父母是深圳医务工作者,起初只是希望儿子培养兴趣爱好,却逐渐发现他在斯诺克领域的潜力,从此全力支持儿子追逐梦想。

赵心童的成长每一步成绩满满
赵心童在赛场上以快、准、狠的球风闻名,其极具观赏性的快节奏打法备受瞩目。文安笑揭秘,这独特球风源于赵心童的幼年经历:“七八岁时,他身高不够,就搬小板凳垫着打球。后来,他踩着溜冰鞋打台球,溜冰鞋滑动迅速,他能快速到位,久而久之,出杆、出球速度都变得很快。”
10岁时,父母为赵心童购置斯诺克球桌,并将家中大房间改造成球房,为他创造良好的练球环境。此后,从酒店俱乐部的球房到专业训练场所,赵心童不断成长。
在赵心童成长的关键节点,读书还是打球一度成为家庭面临的重要抉择。 文安笑回忆,懂事的赵心童将决定权交给父母。当被问及读书后想从事的职业,赵心童毫不犹豫回答“打球”。基于对儿子的信任,父母坚定支持他踏上这条非传统的职业道路。
2009年,经过慎重考虑,赵心童选择休学专攻台球,在获得国内名次后经儿时教练引荐拜师伍文忠。在名师指导与父母的鼓励下,他进步神速,前往英国进入斯诺克学院,最终成为职业球手,一步步登上冠军之巅。
“深圳一直重视体育运动发展。赵心童成长于这个时代,成长在深圳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这是他的幸运。期待他继续拼搏,填补空白,在赛场上为中国赢得更多荣誉。”文安笑对儿子的未来满怀期待。
文|李薇 陈云强
图|受访人提供
视频|颜业宏 部分素材来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