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德州宁津县流传的民间传说

#奋进新山东#​#德州头条#​#宁津头条#​#宁津#​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宁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流传着诸多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

一、宁津县名的由来:铁钟镇水与临津更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临津县(今宁津县)饱受战乱之苦,又遭逢连年洪灾。据《宁津县人民政府》记载,当时临津城被洪水淹没,仅剩奎星阁残存。危急时刻,上游漂来一口大铁钟与一尊铁菩萨,两者碰撞发出“叮叮当当,你上宁津,我上东光”之声。最终,铁钟停驻于现宁津县城址,铁菩萨则流向东光县。洪水退后,百姓于铁钟停驻处重建城池,并将县名由“临津”改为“宁津”,寓意“永保安宁”。后人为感念大禹治水之恩,修建禹王庙,世代供奉。


二、龙潭村传说:龙王惩虾将与农耕护佑

龙潭村位于宁津县城西北12公里,其名源于一段东海龙宫的神话。据《德州日报》与《德州文史》记载,东海龙王寿辰时,虾将偷食蟠桃被罚化为蚂蟥,囚于村旁池塘。蚂蟥吸食人畜血液修炼成精,祸害百姓。龙王察觉后,命小白龙将其押送南方,并亲自率众水卒助村民农耕赎罪。从此,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龙王携群臣耕地十日,龙母送饭,形成“龙王耕地臣牵牛,正宫龙母来送饭”的民谣。村民为感恩,在漳卫新河南岸修建龙王庙,香火绵延至今。


三、蟋蟀传说:宋徽宗的“八百年预言”

宁津蟋蟀以骁勇善战闻名,其起源与宋徽宗密切相关。据《济南时报》与《德州晚报》记载,北宋灭亡时,徽宗被俘北上,途经宁津,所携蟋蟀盆破碎,蟋蟀逃入草丛。徽宗含泪预言:“八百年后,尔等将称雄华夏。”巧合的是,1990年宁津举办首届蟋蟀文化节,蟋蟀产业自此兴盛,多次在全国大赛中夺冠。民间亦传,慈禧太后曾因误贡雌蟋蟀引发风波,侧面印证宁津蟋蟀的历史地位。


四、大柳镇地名传说:燕王义释插柳妇

明初燕王朱棣起兵靖难,行军至宁津青龙镇时,见一妇人怀抱继子、手牵亲子逃亡。燕王感其仁义,命其以插柳为记,保全家性命。妇人将此法遍告乡邻,全镇得以免遭屠戮。后人为纪念此事,将青龙镇更名为“大柳镇”。


五、龙王庙与“二月二”农耕习俗

龙潭村龙王庙不仅是传说载体,更是农耕文化的象征。据旧志记载,龙王庙始建于明代,供奉龙王及其四子,每逢旱涝,村民皆来祈愿。庙会期间,“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与民谣“五谷丰登太平秋”代代相传,成为宁津农耕文化的重要符号。


宁津的民间传说融合了神话、历史与民俗,既是对自然与英雄的崇拜,亦是对苦难与抗争的铭记。这些故事通过官方文献与地方志得以传承,成为宁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山东德州宁津县流传的民间传说

#奋进新山东#​#德州头条#​#宁津头条#​#宁津#​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宁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流传着诸多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一、宁津县名的由来:铁钟镇水与临津更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临津县(今宁津县)饱受战乱之苦,又遭逢连年洪灾。据

5月有这些考试,别错过→

要考证的小伙伴看过来5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来啦考试名称考试日期精算师5月10日至14日注册建筑师一级5月10日、11日、17日二级5月10日、11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5月17日证券期货基金业从业人员资格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统一)考试5月17日监理工程师5月17日、18日2025年上半

“世外桃源”十八盘村邀你来旅游

☝☝点击查看视频☝☝4月26日,为方便市民游客畅游南部山区美景,高而第一书记服务联盟在“乐游高而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基础上,整合全域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及特色体验项目。其中,“世外桃源”十八盘村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文旅业态成为假期近郊游的热门之选。数字赋能一键畅游“乐游高而一张图”是高而

这个老中医信得过、不简单—— 会开药方,也会开致富方

【来源:恩施日报】通讯员 佘高慧“这个枝还可以,花也不错。”暮春,恩施市三岔镇茴坝村龙王淌组,81岁的江灿银在落龙公路上“巡诊”,不时凑到路旁的枇杷树前,手指拂过枝头,如中医把脉一般。这遍野的枇杷是他的心头肉。60多年医者仁心,5年守望产业,江灿银见证并参与了龙王淌从“偏远穷”到“白富美”的蝶变。仁

梨园古韵·丝路传香活动举行 外籍留学生畅游什川古梨园

四月时节,兰州市皋兰县什川的万亩梨树迎来盛花期,连绵的梨花花白如雪,洋溢着春日的气息。4月14日,由市政府外事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联合甘肃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机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黄河国际传播中心,举办了“兰州好city,我在这里看中国”梨园古韵·丝路传香活动。活动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