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论|曲建:发挥制度创新协同优势,构建黄金内湾“铁三角”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曲建。

最新发布的深圳总规,有一大亮点,就是其“核心都市区”的“L型”扩圈:在原先福田、罗湖、南山的基础上,又“西扩”了西部沿海的宝安、前海大片区域,整体呈“L型”。同时,中山总规也把翠亨新区新列为“市域主中心”,呈现出明显的“东进”趋势。

深圳都市核心区西扩与中山城市主中心“东进”的战略布局,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形成了一场“双向奔赴”,对中山的影响意义深远。

一是产业格局的重构。深圳都市核心区西扩,强化了深圳对珠江口西岸整体辐射带动能力,中山又将翠亨新区定位为深中产业协作的核心平台,这两个规划叠加,有利于中山依托深中通道交通优势,承接深圳外溢的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数字经济产业资源,与深圳形成协同互补。尤其是翠亨新区“4+X”产业布局与深圳“20+8”产业集群高度契合,未来将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的分工模式。

二是城市能级的跃升。中山将翠亨新区定位为“市域主中心”,这意味着翠亨新区将升级为综合型城市功能区,承载制造、金融、科技、服务等资源,延伸出行政、文化等更多高附加值的职能。这不仅能提升中山在大湾区产业链的地位,还将带动更多深圳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入中山。

三是交通网络体系的重构。深中通道、深中跨市公交、深中航空港的叠加,让深中真正迈入“半小时生活圈”,两地物流和通行效率极大提升。“借由深中通道的物理连接,翠亨新区无疑是深圳向西拓展的第一站,最先享受发展红利。”

深圳总规把中山的翠亨新区、小榄镇分别列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功能中心”和“功能节点”;其中,“功能中心”包括翠亨新区以及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这两大国家级平台,形成了一个黄金内湾核心区的“铁三角”。

站在深圳的角度,如何看待翠亨新区和小榄镇的功能价值?翠亨新区作为中山的东承“桥头堡”,核心功能在于承接深圳的产业外溢和创新资源辐射,是中山融入到深圳都市圈的关键区域。

从地理区位来看,翠亨新区是深中通道的西岸着陆点。出于土地空间成本的考量,部分深圳企业已经向中山转移生产制造环节,初步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模式。在整体规划方面,中山应加速与深圳形成规划协同,可以考虑探索以翠亨新区为试点,与前海建立 “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区域规划一体化合作机制,探索编制高质量的“翠亨-前海”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从产业衔接来看,作为制造业强镇,小榄镇被深圳定位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功能节点”,侧重于深中产业链配套及公共服务衔接。借由中开高速、深中通道强化跟深圳的交通联系,小榄镇已进入与深圳的“一小时生活圈”,将成为中山西北部、乃至珠江口西岸城市群对接深圳物流、人才、创新资源的关键枢纽。

如果将视角扩大到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中山翠亨新区要成为黄金内湾“铁三角”,引领湾区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机制协同。前海蛇口作为自贸试验区,聚焦的是现代服务业和制度创新;广州南沙则是国家级新区,承载着国际航运和对外开放的职能;而翠亨新区重点落在先进制造和科创转化能力上。这三者之间,要形成协同互补分工的格局。比如前海可通过金融赋能翠亨新区制造业发展;南沙可强化国际资源在三地之间的配置流动;翠亨新区则重点承接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形成“研发-转化-制造”的高效闭环。

二是基础设施联动。加速南珠中城际等交通网络建设,加速“铁三角”之间的要素流动,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三是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充分发挥前海、南沙、翠亨新区三个平台的政策优势,通过制度创新最大化释放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如此才能成为引领大湾区发展的标杆。

根据“总规”,深圳在西海岸沿线规划了会展海洋城、机场东枢纽、前海中心等重要点位,呈南北走向;中山则是把深中通道、中开高速作为黄金大动脉,规划了东西走向的“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贯穿中山东西部,涵盖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中心城区、沙溪镇、小榄镇、横栏镇等镇街。

这条发展轴,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山要最大化地利用深中通道,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沿着深中通道,打造一条从中山到深圳的东西向产业联动发展轴,通过核心轴线承接深圳的产业、资本、人才、技术资源外溢。这条发展轴,未来或将成为一条跨海的“大湾区科创走廊”。

中山承接深圳优质产业资源,既是因两者产业梯度匹配,也是出于整体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所需。例如翠亨新区的“4+X”产业规划与深圳“20+8”产业集群,两者可以形成良好互补。火炬开发区则依托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与深圳形成了从研发、中试到生产全链条的联动,实现相互赋能。小榄、横栏、沙溪等镇街,聚焦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可与深圳的先进制造业、AI技术嫁接,实现产业转型。

相比广佛、深莞等陆地直接接壤的同城模式,深中凭借深中通道实现“点对点”的跨海连接,并非全域均衡辐射。在这种情况下,中山需要更加精准地定位、识别、解决深圳的痛点和需求。例如打造更多优质的产业空间载体,建设适应于深中合作的产业主题园区,定向承接深圳产业资源。他建议,深中可以采取产业链深度绑定的招商策略,推动形成“深圳链主企业+中山配套企业”的联合招商模式。

作者:曲建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

【作者】 苏芷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实施“五大战略”!实现“六个翻番”!习水白酒工业节节跃升

热气腾腾,酒香扑鼻。走进贵州习湖酒厂生产车间,制酒工人干得热火朝天:出窖、上甑、摊凉、加曲、拌匀、入堆,现场景象忙碌。 “这次复工的窖坑2438口,目前上岗工人2900多人。自2月春节刚过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公司全员鼓足干劲冲刺‘开门红’。”公司副总经理张光灿介绍,为完成今年30000吨酱香型白酒生产

第二十三届玉珠峰登山大会开幕

  4月29日,第二十三届玉珠峰登山大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名登山爱好者,将勇攀高峰,领略玉珠峰的魅力。  据悉,玉珠峰海拔6178米,是绵延2500公里的昆仑山脉东段最高峰,玉珠峰山形圆润,似雪白馒头于戈壁滩拔地而起,顺利入选“人生第一座雪山”梯队。南北两侧皆有

茶业大会首次在贵州举办,为何落地这个县城?

4月29号,2025第六届茶业大会(中国·江口·梵净山)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记者了解到,此次茶业大会以“守正创新 抹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将于5月8日在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开幕,这也是茶业大会首次在贵州举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茶产业分会秘书长魏有介绍说,茶业大会首次来到贵州省落地铜仁

沪宁合高铁安徽段站前三标无砟轨道施工正式启动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4月29日上午10时58分,随着第一方混凝土精准注入轨道板,中铁八局承建的沪宁合高铁安徽段站前三标项目正式启动无砟轨道首件工程浇筑,标志着这条长三角交通大动脉建设迈入关键性工序阶段。  “无砟轨道施工要求精确至毫米,接近‘零误差’,是后续铺轨施工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其

剑指200亿!青浦四大“飞天”项目签约,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4月28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举行,以“青天揽星河 浦江共逐梦”为主题,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活动中,四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聚焦无人机系统、飞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