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亭: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翻耕土地、搭建大棚、培育菜苗、修剪果树……阳春三月,万物萌发,华亭市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培育富民产业,田间地头春潮涌动,万象“耕”新。

“去年,我们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粮食产量突破8万吨。完成5个重点养牛村改造提升,牛饲养量12.7万头,年出栏6.7万头;抓建千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6处、设施蔬菜大棚845座,完成核桃高接换优500亩,药材、核桃、蔬菜产量分别达到2.34万吨、0.39万吨和7.01万吨。”说起农业工作成效,华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长清脸上挂满自豪,“林麝、花椒、覆盆子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致富路子越走越宽。”

“今年,我们将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说起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吴长清胸有成竹。

2025年,华亭市持续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行动,推进以红牛、中药材、核桃、蔬菜为主导,林麝、花椒、中蜂、覆盆子等为补充的“4+N”产业提质工程建设,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力争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3万头,药材、核桃、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万亩、9万亩和4万亩以上,全产业链产值完成32亿元以上。突出“关山农萃”“华味亭好”主打品牌,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个以上,申请“甘味”品牌1个。

同时,华亭市坚持因地制宜、集约务实原则,大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2025年,计划高标准完成11个村庄规划编制,抓建关山林缘区、策红路沿线、邱林河流域3个和美乡村示范带,建成乡村建设示范村6个,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11个。同时,整合各类资金,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域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争创一批省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记者 张小兵)

构建“全景式”培育新体系 培养卓越现代农业管理人才

湖南农业大学深耕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农业管理领域,依托农学等优势学科,紧扣“三农”发展需求,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教学问题,历经10多年的改革实践,建构“全新培育目标、全程培育方案、全面培育保障”的“全景式”培育体系,为新时代卓越现代农业管理人才培育提供理论的新解释与

迳头镇楼下村 揽获3项省级建筑大奖

迳头镇楼下村史馆。今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4年广东省乡村工匠大赛—民间建筑类暨民间美术类作品获奖名单,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3项建筑工程获奖。其中,楼下村村史馆获建筑施工类一等奖,范仲淹勤政文化园等修缮工程获传统建筑营造修缮类二等奖,勤政文化广场环境提升工程获风景园林及环境设计施工三等奖。

宁陕县广货街镇人大助力“村光大道”点亮乡村新图景

宁陕县“村光大道”广货街之夜将于8月9日在宁陕县滨河公园热闹开演,此次广货街专场来自广货街镇的100余名村民群众、人大代表、镇村干部、田间地头的“民星”将登上舞台,轮番演绎多彩多姿的文娱才艺。这场充满烟火气的文化盛宴背后,离不开镇人大代表们的全程助力。他们以实干担当架起连心桥,用真情服务激活乡村活力

这个三伏天,合肥“伏缺菜”不缺

  三伏天已至,气温持续攀升,叶类蔬菜迎来最难熬的生长季。为了守住百姓餐桌上的一抹“绿”,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各部门、合肥多地蔬菜主产区、批发市场等协同发力,稳定生产、畅通流通、加强调度,全力保障夏季“菜篮子”不断档、不脱销。  耐热叶菜挑起大梁  在包河区大圩镇安徽臻兆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数位农户

菌丝织就致富路!腾冲“灵芝+”三产融合解锁乡村振兴“生态密码”

清晨的高黎贡山雾气氤氲,在腾冲市北海镇三角山的密林中,村民老李轻轻拨开一层腐殖土,露出几朵赤红油亮的灵芝,菌盖上的云纹在晨光中泛着金色。如今,在这片北纬25度的森林秘境里,上千亩的仿野生种植灵芝正悄然生长,不仅改写了“灵芝神话只存古籍”的认知,也铺就了当地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腾冲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