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明静秀雅琉璃寺

明秀寺位于晋祠风景名胜区南5里的王郭村,寺中建筑以孔雀蓝琉璃瓦盖顶,故俗称“琉璃寺”。这座始建于汉代的古刹,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晋阳古城遗址附近,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当我踏入王郭村时,一股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站在村头,远远望去,明秀寺坐西朝东,隐匿于一片宁静之中,明秀寺旁原有晋水南河支渠流过,寺中古树参天,风景优雅,清明秀丽,给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了几分清幽与神秘。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重修明秀寺》碑载:“……引以晋水植以宜木,高恬浪静,光月树影,参差荡漾,所谓秋月寒潭者也。”明秀寺创建确切年代已不可考,但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九月重修碑记载,“创始于汉,累朝俟有重修”,可知其历史久远。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修明秀寺》碑载:“边将失守,北狄入寇,经兵火,而寺为煨烬矣。”明秀寺部分殿堂毁于这次战火,17年后经一庵和尚“舍钱帛独立修复”。修复后的明秀寺坐西朝东,有三进院落。明秀寺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崇祯十二年(1639)、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都曾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代建筑风格。三进院落依次排开,布局规整又精巧。沿着中轴线前行,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一一映入眼帘,两侧是配殿和禅堂,以及钟鼓楼等建筑。正殿特别引人注目,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搭配绿琉璃瓦剪边,庄重又不失典雅。走进正殿,明代泥塑精品“三世佛”令人惊叹,金龙盘绕,五彩佛光流转。东西山墙壁画逾80平方米,绘有罕见的“十二面千手观音像”,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让人不禁想象当年的艺术盛景,也从中窥见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

古寺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漫步其间,能真切地感受到明代建筑的古朴典雅和辽金建筑的雄浑大气。

寺里古树繁茂,800年侧柏与300年银杏静立,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光斑闪烁。寺前晋水南河支渠潺潺流过,河水清澈,倒映着古寺的影子,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然而,明秀寺也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佛头被盗让这座古刹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经过修复,部分头像重塑复原,明秀寺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如今,明秀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历史魅力和文化价值。

明秀寺就像一部无言的史书,每一块砖石、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散发出魅力。


并州新闻 邢占平

迳头镇楼下村 揽获3项省级建筑大奖

迳头镇楼下村史馆。今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4年广东省乡村工匠大赛—民间建筑类暨民间美术类作品获奖名单,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3项建筑工程获奖。其中,楼下村村史馆获建筑施工类一等奖,范仲淹勤政文化园等修缮工程获传统建筑营造修缮类二等奖,勤政文化广场环境提升工程获风景园林及环境设计施工三等奖。

山东德州平原县村庄起名的学问

#山东加速度#​#德州头条#​#平原县#​张官店村的老汉蹲在村口石墩上,烟杆子往东边土丘一指:“瞅见没?两千四百年前,齐国平原邑的西关就杵在那儿!”战国烽烟散尽后,一位明朝张姓官员辞了官,回乡开起客店,店招一挂,“张官店”仨字便扎了根。东汉刘备在这儿当县令时,鞭打督邮的故事还在风里飘着,村东那片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今日发行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迎来一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1套5枚。邮票图案名称为: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全套邮票面值5.50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套票570万套,版式二69.3万版。《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该邮票设计采用中轴对称

AI眼中的中国|义乌出发,快乐抵达

义乌,汇集210多万种商品,与23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2025年上半年,义乌出口额达3586.3亿元人民币。在非洲的课堂上,彩色文具陪孩子们写下人生第一行字;在南美的集市上,新发卡为顾客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在欧洲的小屋里,老父亲用上了暖风机,暖到了心头。这座城市,正在用每一件“小商品”,参与塑造

十字路口的古镇|拆旧建新十余年,聊城古城仍困于“假古城”之说

【编者按】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熙熙攘攘的古镇曾是几代人的集体旅行记忆。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旅行观念和旅行方式急剧转变,越来越多的古镇都身处“十字路口”,是继续忍受门可罗雀还是破釜沉舟升级改造,古镇转型势在必行。更有甚者,不少古镇更被指为“假古镇”、“人造古镇”,千篇一律、批量复制,只有“躯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