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8公里时速,毫无减速迹象——一辆轿车狠狠撞向前方大货车尾部。钢板的撕裂声、玻璃的爆碎声,瞬间淹没了所有生的希望。
2025年4月3日15时18分,重庆S39渝长复线下行线12Km路段,一场惨烈碰撞吞噬了7条生命。渝AU**2S轿车驾驶人夏某及车内6名乘客当场死亡,仅1人幸免于难。
夺命瞬间背后的“睡眠杀手”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揭开了惨剧的致命根源。轿车司机夏某,36岁,竟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报告清晰显示,事发前夏某驾驶的车辆已多次偏离正常轨迹,骑压行车道分界线。事发时车辆向右偏离,却未有任何制动减速动作,以近100公里时速撞向前车——病理性嗜睡彻底瓦解了他的警觉。

“司机患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注意力分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调查报告的结论字字千钧。
低速货车与超员的“催命符”
这场悲剧并非单方面铸成。被追尾的渝BV**58/豫Q**92超重型半挂货车,在高速上以远低于正常车流的速度行驶。更致命的是,其运载的超限货物尾部未按规定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如同一道隐形的死亡预告。
轿车自身也深陷违法泥沼。调查确认,夏某驾驶的车辆不仅属于非法营运,更搭载了超过核定人数的乘客——超员行驶让伤亡数字急剧攀升。

鼾声里的致命危险
“每5个打鼾的人之中,就有1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韩芳教授的数据令人心惊。这场7死惨剧,撕开了OSA这个“隐形杀手”的狰狞面目。
OSA绝非普通打鼾。患者鼾声大且不规律,夜间频遭憋醒或窒息感反复侵袭,身体长期缺氧。后果是残酷的:夜尿增多、睡眠紊乱,白天则陷入难以抗拒的嗜睡状态,精力枯竭、记忆力断崖式下跌。这种源自病理的嗜睡,一旦遭遇方向盘,便是行走的炸弹。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韩芳教授警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群猝死率比普通人高3倍!”它像一柄悬在血管上的钝刀,悄无声息地收割生命。
36岁司机夏某腕表上的指针永远停在了15点18分,连同6名乘客的生命被OSA的阴影吞噬。车轮下的警示振聋发聩——那夜夜作响的鼾声,是身体的警报,更是对自己与他人生命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