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赵建军带队赴天津北京拜访对接重点央企外企和知名高校



为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对接,4月20日—21日,市长赵建军带队赴天津、北京,拜访对接重点央企、外企和知名高校,积极链接高端资源、洽谈优质项目、推动务实合作,更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联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新动能。市政府秘书长陈寿彬参加活动。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是循环经济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赵建军与集团董事长刘宇、副总经理陈运龙等座谈交流,对中国资环集团一直以来给予无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集团组建以来取得的快速稳健发展实绩表示钦佩。

他说,无锡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历史传承、营商环境和现实需求,特别是再生资源利用、高端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与中国资环集团战略方向高度契合,与集团绿色纤维板块发展愿景深度融合,期盼双方在深化产业合作、联合科研攻关、赋能企业发展等方面更加紧密协作,共同为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多作贡献,努力实现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刘宇表示,中国资环集团自组建以来,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战略协同,在科技创新、产业政策、资源整合和场景应用等方面深化合作,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央地合作示范标杆,共同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自2022年我市与天津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来,校地双方携手并进、取得丰硕成果。赵建军与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等会谈交流,参观学校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内燃机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座谈会商市校合作相关事宜。

杨贤金对赵建军一行表示欢迎,对无锡给予天津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天津大学与无锡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依托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等合作平台,进一步强化校地融合、产学研合作,共同把握发展机遇,找寻新兴科技应用场景,着眼未来技术等领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在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合作共赢。

赵建军表示,无锡与天津大学的合作有需求、有基础、有未来,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质效,协力将无锡研究院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载体和聚合平台,继续深度参与太湖实验室建设,赋能支持更多无锡企业,聚焦未来技术领域强化务实合作,协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多作贡献。








深耕朋友圈,携手做强地标产业。在北京期间,赵建军专程拜访了SK集团等知名跨国企业。他与SK集团副会长徐镇宇、SK中国联席总裁郑银泰座谈交流,就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变化、支持SK集团无锡项目建设、拓展多领域合作空间等深入交流,达成共识。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示范区。拜访期间,赵建军实地考察了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深入了解园区规划建设、企业招引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等情况。他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创新基础扎实、产业实力雄厚、发展势头迅猛。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学习京津冀地区的先进经验,认真借鉴当地在共建机制、共享资源、共同创新、共谋产业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和务实合作,全方位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底,携手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更好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发展全局。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王雪静

校对:张静

责编:杨珍

图片

第二十三届玉珠峰登山大会开幕

  4月29日,第二十三届玉珠峰登山大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名登山爱好者,将勇攀高峰,领略玉珠峰的魅力。  据悉,玉珠峰海拔6178米,是绵延2500公里的昆仑山脉东段最高峰,玉珠峰山形圆润,似雪白馒头于戈壁滩拔地而起,顺利入选“人生第一座雪山”梯队。南北两侧皆有

茶业大会首次在贵州举办,为何落地这个县城?

4月29号,2025第六届茶业大会(中国·江口·梵净山)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记者了解到,此次茶业大会以“守正创新 抹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将于5月8日在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开幕,这也是茶业大会首次在贵州举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茶产业分会秘书长魏有介绍说,茶业大会首次来到贵州省落地铜仁

【群山有新绿】全链条自研,烟台这家机器人企业崛起之路超“硬核 ”

编者按: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正以澎湃动能驱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位于黄渤海之畔的烟台,民营企业以创新为楫、实干为帆,在各行各业勇立发展潮头、争当行业先锋。即日起,大众网烟台推出《群山有新绿》专栏:“群山”既喻产业梯度发展的层峦叠嶂,更指代扎根在胶东大地的万千民企;“新绿”既是在传统

剑指200亿!青浦四大“飞天”项目签约,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4月28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举行,以“青天揽星河 浦江共逐梦”为主题,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活动中,四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聚焦无人机系统、飞行汽车

培育创新策源“核爆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向“强功能”纵深突破

今年一季度,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合计45篇,占中国大陆总数(154篇)的29.2%,创下历史新高。在科学界公认的这三大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评价一个地区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上海正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着力增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