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福融新材的全新生产线。
8月30日,记者获悉,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福融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福融新材”)迎来重要里程碑:第二条全球领先的8.7米多层共挤膜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不仅是福融集团在全国布局的第19条生产线,更是四川福融新材继2024年6月首条生产线投产后的又一跨越式突破。
手握6000多吨订单
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走进四川福融新材的全新生产线,机械声轰鸣不绝于耳,工人们专注地操作设备,薄膜经过投料、挤出、铸片、纵拉、横拉、收卷、分切等工序,转化为一卷卷高品质产品。这条新投产的德国布鲁克纳8.7米生产线,分切速度高达每分钟1500米,是目前行业最先进的设备。
“我们引进的不只是先进产线,更是一套智能化体系。”企业技术负责人介绍。
车间内,中央智能控制室实时监控导热油、水循环流量;在线瑕疵检测设备自动捕捉产品缺陷;可回收造粒机则将废料重新利用,最大限度降低损耗。绿色发展同样是企业坚守的底色。成都基地屋顶光伏装机容量达6.7MW,每年可提供千万度清洁电力;RCO废气处理工艺让有机废气“变废为宝”;安全装置和视觉报警系统,为生产筑牢绿色与安全双重屏障。
“目前,成都基地企业手上已握有6000多吨订单,为新生产线的满负荷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福融新材销售负责人介绍。
这里的产品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BOPE(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凭借轻量化、环保化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品和新能源材料包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福融新材已生产薄膜1.5万吨,二产线投产后,年产能将实现翻倍,预计全年营收突破7亿元。
全链条保障
政企携手加速推进“立园满园”
四川福融新材落户铁路港经开区以来,以惊人的“福融速度”刷新行业标杆。
2024年6月28日,首条生产线建成投产,仅59天后的8月25日,企业产值即突破2000万元,成功跻身国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短短一年之后,第二条生产线再度火热投产。
“这种速度让我们自豪。”福融新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他看来,这“速度”的背后,是政企同心、伙伴同行的结果,是铁路港经开区通过“立园满园”行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保障的成果,从项目建设到生产要素配置,从市场开拓到政策支持,均实现高效衔接。
“从这里通过国际班列发货,比传统海运不仅节约时间成本,还能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福融新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铁路港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优势,这里不仅辐射国内市场,还面向欧洲客户拓展出口。随着二产线投产,企业国际化战略布局有了更坚实的支撑。据悉,未来四川福融新材计划扩建至4条生产线,同时将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引领薄膜行业的技术革新。
王斌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丹
青白江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