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满桃园话振兴——宁陵县新农人吕光辉的创业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在豫东平原的宁陵县石桥镇,著名的万亩梨园景区北侧有片380亩的桃园,红艳艳的桃花开满枝头,与洁白的梨花相映成趣。

新农人吕光辉穿梭其间,指导工人浇水、施肥,手机上订购桃树苗的信息提示音此起彼伏。谁能想到,这位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农民,曾因创业失败负债百万,如今却成为年入千万的桃产业“领军人”?

从水果批发商到运输老板,从农业“小白”到科技兴农标杆,吕光辉的创业史,堪似一部跌宕起伏的“逆袭剧本”,更是一支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奋进曲。

镜头一:春耕·破土

清晨6点,仲春的薄雾还未散尽。

石桥镇万集村的桃园里,吕光辉站在一株桃树旁,部分桃花已经败落,嫩绿的新芽开始萌发。

“别小看这棵桃树,这是两个月前我才花100万元买来的中油37号。”吕光辉抚摸着一条侧枝介绍,这是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最新育成的中晚熟、黄肉、硬质油桃新品种,7月中下旬成熟,可自花授粉。远处,十几名村民正忙着给桃树除草、施有机肥,人欢车鸣闹春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

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桃园,曾是吕光辉的“噩梦之地”。2010年,他抵押三辆货车、举债百万投身农业,却因技术匮乏连年亏损,桃子品相差到“白送都没人要”。最艰难时,他带着妻儿在桃树下搭棚守夜,夜里听着虫鸣,满脑子都是“明天怎么还债”。

如今,380亩桃园里,每一棵树都刻着他的血汗:改良土壤、试种新品种、上马智能管理机械……“以前是蛮干,现在是巧干加创新。”吕光辉拍了拍树干,像在抚摸老友。

春之隐喻:春天的桃园,是希望与艰辛的交织。吕光辉的“破土”,不仅是桃树抽芽,更是一个农民从传统耕作向科技农业的觉醒。

镜头二:春华·蝶变

正午时分,阳光洒在通往桃园的柏油路上。

一辆小车缓缓驶入园区,吕光辉快步迎上,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王自强握手寒暄。两人蹲在一株试种的新品种桃树前,王自强用放大镜观察叶片:“从病虫害来看,抗病性比去年有提升,甜度还能再突破。”

吕光辉掏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个新品种桃树的种植和管理数据。不远处,工人正将新培育的桃苗装箱,这些苗子将被发往全国六个种苗繁育合作基地。

科技,是吕光辉绝地翻身的“金钥匙”。2015年负债超百万时,他带着干粮“三顾”农科院,硬是靠诚意打动专家团队。从学习测土配方到掌握嫁接技术,他把自己“泡”在那片试验田,甚至把家搬进了桃园。

“王老师说种桃要讲科学,我这才明白,农业不是‘面朝黄土’,得靠‘科技创新’。”2020年,吕光辉成立了河南中果永祥农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定5年战略合作协议,先后独家代理13个新品种桃,年均培育销售150多万株桃树苗。

吕光辉介绍,今年他投资近200万元,独家代理了郑果所的中油37号、中油抗蚜2号两个新品种,目前光桃树苗订单已有100万棵,仅此一项总产值近千万元。

数据见证:一颗桃的甜度从12%跃至18%,亩产值从6000元飙升至2万元,通过新品种独家代理年销售桃树苗约150万棵、产值超千万元,科技让“望天收”变成“稳赚账”。

镜头三:春实·共富

傍晚,桃园旁的柏油路上,一辆货车缓缓驶出园区,车上的桃树苗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吕光辉站在路边,目送货车远去,转身对记者笑道:“这条路就是政府给修的‘黄金道’。”

2019年,石桥镇党委政府得知桃园运输难题后,火速协调资金修通了柏油路,大货车得以直抵果园。

政府搭台,科技“种金”。路的尽头,一块“河南中果永祥农业有限公司”的招牌格外醒目。阳光下,郑果所的专家团队正在试验田里采集数据,吕光辉举着一株拇指粗的桃苗介绍:“这中油抗蚜2号抗病强、甜度高,一棵苗能卖十几元。”五年间,公司先后投入科研经费1000万元,培育出13个新品种,累计出售桃树苗超500万棵。

“新品种桃苗供不应求,去年光卖苗就净赚400万元。”吕光辉拍了拍苗圃旁的订单箱,里面塞满周口、秦皇岛等繁育基地的采购合同。

“以前靠卖桃,现在靠卖科技、卖专利。”吕光辉的账本上写着两条“致富密码”:一是新品种鲜桃亩产值破万元,年净利90多万;二是桃苗销售辐射全国,年创收超千万。

“这桃花刚开,找我订树苗的信息都接爆了,光订金都收三四百万元了。”指着手机上不断跳动的信息,吕光辉不无自豪地说。今年,他公司竞标斩获两类桃5年独家知识产权,“稳赚一两千万元不是问题”。

链式效应:一条路激活380亩桃园,一棵苗撬动千万产业链。政府与科技的“双翼”,让吕光辉的“桃经济”从宁陵小村飞向全国,正长成乡村振兴的“参天树”。

采访手记:

科技就是生产力

高会鹏

在吕光辉的桃园里,我看到了中国农业转型的“微缩版”,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科技脉搏”。

他并非天赋异禀,总说自己是“被失败逼出来的新农人”,三次创业三次跌倒的经历,像极了无数草根创业者的缩影。

吕光辉的故事印证: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民与土地的对话,更是政府、科技、市场三方协奏的“交响曲”。

科技、专家、专利、创新……每次采访吕光辉,他的话语间总是与这些词汇融合。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绝境中选择了“向科技要答案”,用知识重构对土地的认知。从“赌一把”到“精准干”,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闭环”,他的蜕变印证了一个道理:乡村振兴的核心,不仅是资金或政策,更是人的观念革命。

最打动我的,是他将“共富”刻入商业基因。他虽独家代理,却从不把新品种树苗抬到暴利,而是把利润分给全国200多个分销商,全力推广的新品种桃成了乡亲们的“致富种子”。这种“先富带后富”的自觉,恰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内生动力”。

临别时,吕光辉指着试验田里的新桃苗说:“农业的未来在实验室,更在老百姓的账本里。”这句话,或许正是中国新农人对土地最深的敬意——用科技让黄土生金,用共享让富裕扎根。

西安旅游亏麻了!连续9年中报亏损!扣非净利润已连亏12年!资产负债率快速攀升

老牌旅游上市公司西安旅游(000610)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依旧没有太大改观。西安旅游日前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8亿元,同比下降1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8.96万元,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去年同期亏损6366.49万元。西安旅游是西北地区最早的旅游类

构建“全景式”培育新体系 培养卓越现代农业管理人才

湖南农业大学深耕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农业管理领域,依托农学等优势学科,紧扣“三农”发展需求,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教学问题,历经10多年的改革实践,建构“全新培育目标、全程培育方案、全面培育保障”的“全景式”培育体系,为新时代卓越现代农业管理人才培育提供理论的新解释与

财政部:“双贴息”政策期限1年,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安徽商报2025-08-13 10:53:52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财政部副部长 廖岷: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

再现“首店”!中山三角狂飙“上新”,年轻人直呼“好会玩”

最近,中山市三角镇城市配套不断上新。华丰超市开业,成为该商超品牌进军中山市场的首店;三角儿童公园持续焕新,在一期项目完工开放的基础上,二期项目即将在今年国庆节对外迎客;此前已完成综合配套和环境升级的香山新街市结民市场最近也引入新的运营商家,综合业态进一步丰富……从商场到市场,再到主题公园,三角镇正按

剧透来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机器人秀”正在彩排

8月14日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京开幕。目前,开幕式彩排正在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融合创新的深度策划和精心设计的“机器人秀”,将为全球观众献上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大国首都的开放形象,描绘人机共生的崭新图景。在“机器人秀”的创新方面,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