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水果贵族”集体大降价

对于“吃货”们来讲,今年是个“甜蜜”的年份。自年初起,草莓、车厘子、蓝莓等以往的高价水果,价格纷纷“跳水”,让网友们直呼:实现了水果自由。那这些水果降价是偶然还是趋势?背后有何原因?

蓝莓价格“跳水”


进入3月以来,号称“水果皇后”的蓝莓逐渐上市,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新上的蓝莓价格普降,随着蓝莓的大量上市,价格持续走低,相较100多元的高点已经腰斩至50元左右一斤。


记者走访多家郑州市的水果零售店发现,一盒125克的蓝莓售价多为9.9元至十几元不等,最便宜的两盒仅售10元。店内正在选购水果的消费者杨女士说,今年蓝莓确实便宜,口感变化也很大,吃起来脆甜,不像往年买到的那样绵软。


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商户张要刚告诉记者,蓝莓是他的主营产品之一,在前年,市场上售卖的还多是从秘鲁、智利等国进口的蓝莓,售卖周期大致为11月到来年2月。但近两年,国产蓝莓已成为市场主流,并且从11月起到来年5月一直都有供应。


“以前进口的蓝莓,一件(3斤)价格一般在二三百元,今年最高品质的国产蓝莓,价格最高时一件也只有二百多元。而且从往年经验来看,后面还会持续降价,等到5月、6月大量上市后,蓝莓价格能降到每件100多元甚至几十元。


其实,不仅是蓝莓,有人发现,印象中还有不少“高价水果”近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比如,往年70至80元一斤的车厘子,今年甚至一度跌破了20元一斤;几年前曾达上百元一斤的“阳光玫瑰”青提,如今掉入了“十元档”价位;草莓价格逐年下降,今年不少地方的每斤售价低至个位数……


可以发现,一些早年以进口为主的高端水果,近年来的价格已不再高不可攀,有的品种价格甚至出现明显下跌,走起“亲民”路线。

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


走访中得知,过去的高价水果能越来越“平价”,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是主要原因之一。


张要刚称,近年来国内产区蓝莓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种植技术也随之优化,产品品质与产量同时提高,消费者买到的蓝莓才会又好又便宜。


“现在云南那边好多都是大棚盆栽,产量高,口感还比进口的好。”张要刚说。


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中另一名商户罗世豪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有多地大量种植蓝莓,在云南蓝莓果期结束后,河南、安徽、山东、东北等地的蓝莓将陆续成熟。


数据显示,2020年国产蓝莓的总产量就已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截至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143.82万亩,比2020年增加了44.38%;2024年全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比2020年增加了197%。产量的增加让蓝莓价格直接被“打了下来”。


而草莓、车厘子、阳光玫瑰等水果的价格降低也与国内产区产量提升脱不开联系。


陈氏阳光董事长陈雪梅告诉记者,近年来,车厘子、阳光玫瑰等曾以进口为主的水果,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都开始推广种植,国产草莓的品种也更加丰富,市场中国产水果的占比逐渐提高,消费者们也能以更实惠的价格吃到更优质的水果。


海陆空三线运输提速


曾经的高价水果降价,与运输通道的畅通也紧密相关。


以车厘子为例,国内销售的进口车厘子主要来自智利、秘鲁两国。近年来,我国与智利之间开通的多条海运“车厘子快线”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而钱凯港的开通又为中国与秘鲁之间的海上运输开辟一条“快速通道”,从秘鲁进口车厘子海运的耗时将减少10天左右。运输成本的降低使得车厘子价格随之下降。


陈雪梅称,除车厘子之外,近年来还有多种水果的运输渠道全新升级。例如陈氏阳光主营产品之一榴莲,2023年,“泰国—老挝—郑州”水果冷链开通。2024年,中泰班列·林查班—河南全铁水果冷链班列正式发车,原本需要10天左右的运输时间缩短至6天左右,直接节省了近一半时间。在去年,马来西亚鲜食榴莲也通过包机首次进入我国市场。


今年高价水果的降价,并不是一次偶然,背后有着优质国产水果、高效运输渠道的共同作用,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优质优价”的产品出现,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实惠的选择。

来 源:央视网综合顶端新闻、封面新闻、中国商报 编辑:小W

从邮票到“痛金”:年轻人的热爱能当“理财”吗?

上一代人的抽屉里或许藏着泛黄的邮票,而如今年轻人的收藏清单上,多了带着动漫印记的黄金——“痛金”正以破圈之势走红。这种融合了二次元IP与黄金材质的特殊“谷子”,既承载着粉丝对角色的狂热热爱,又因黄金的“保值”标签被赋予了“理财”的想象,恰如当年邮票曾被寄予的双重期待。2025年以来,多款黄金“谷子”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

8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的职能定位,努力营造更有活力、

新增2.14万亿元流向A股?多家券商解读

近日,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存款数据中,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为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增达1.39万亿元。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由于投资者的银证转账等行为会引发非银存款的增长,历史上的几次股市上涨时期非银存款也大幅增加,因此,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多家券商纷

美媒:美关税让生产商承受通胀压力 涨价或很快传导至消费者

中新网8月15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引发关注。美国最新公布的一个通胀指标创下三年来最快增幅,引发人们对关税正在经济中扎根并推高通胀的担忧。多家美媒指出,这一迹象表明,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还将陆续到来,涨价可能很快会传导至美国消费者。美国劳工部14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

经济日报:“反内卷”不会推动物价普遍上涨

“反内卷”政策的本质是“纠偏”而不是“刺激”,其长远意义在于重塑产业竞争逻辑。因此,“反内卷”政策对物价的影响是结构性与温和的。未来物价走势的关键变量,仍然在于需求复苏的力度与政策协同的节奏。随着“反内卷”等政策持续发力,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但也有人担心,“反内卷”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