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何以中国 | 朱子文化穿越千年“活”在当下

建阳区考亭书院。

在南平市建阳区考亭书院的朱子像前,来自香港一所中学的徐同学行敬拜之礼。他参加南平茶文化之旅,首次到访考亭书院,沉浸式感受朱子理学魅力。他说,过去仅从课本接触朱子文化,此番亲身感悟,让他对南平历史与朱子文化有了全新认知。

这座始建于1192年的“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是朱熹晚年定居讲学之地。1244年,宋理宗御赐“考亭书院”匾额,使其成为南宋儒学重镇。现存明代石牌坊虽历经五百年风雨,仍保留宋代建筑规制。

“很多人以为这里是考试场所,其实‘考亭’的‘考’并非‘考试’之意。”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解释,“考”为“考妣”之“考”,表达对先父的追思。

在考亭书院采访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

朱杰人告诉记者,朱熹在此著书讲学八年,考亭书院堪称南宋最高学府,学生遍至海内外。作为科举体制外的补充,书院以延续儒家道统为使命:15岁前授“小学”,教做人之道;15岁后研儒家经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

“朱子开门纳徒,只要愿意学的人都可以来。”朱杰人说,这也形成以“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考亭学派”,成为南宋理学的主流学派,书院亦被誉为“闽学之源,理学之巅”。

考亭书院。

考亭书院成为当时“全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心”,带动了各地理学和书院以及整个中华文化的空前发展,各地出现书院精舍林立。

朱熹在考亭不仅传道授业,更专注著述刻书,留下《书集传》《礼书》《楚辞集注》等多部著作,其最重要的《四书集注》也刊刻于此。1200年三月,一代儒学大师在考亭耗尽心血,溘然长逝。

千年时光流转,朱子思想依然迸发活力。

考亭书院。

“朱子学说穿越千年仍具生命力。”朱杰人认为,朱子文化对当代青年成长颇具现实意义。朱子酷爱读书,其读书法经弟子整理为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理学强调“为己之学”,主张读书为修身而非功利,在浮躁的当下,这一修养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内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朱子“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

“朱子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本,哲学内核与马克思主义,以及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完全契合的。”朱杰人说,朱子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倡导节制超越伦理的欲望,这与党性修养相呼应,对现代廉政建设有启示意义。

位于建瓯的建安书院致力于传播和研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

千年文脉,意蕴悠长。

在南平,朱子文化正从古籍走向生活:在书香建阳、武夷山研学、政和孝道等都成为文化品牌,并推出朱子文化相关旅游线路。在邵武、建瓯等地建设文化场所、历史文化街区等,开设非遗技艺传承实训基地打造以研学为主的文化体验场景。南平还举办考亭论坛、武夷论坛等,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过去不少人对传统文化有误解,视为落后象征。”80岁高龄的朱杰人长期致力于朱子文化的传播,他曾担忧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而疏离传统,如今青年群体用行动给出答案:他们以非遗技艺、数字技术等创新表达让朱子文化“破圈”,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今日中国,处处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水’。”朱杰人坚信,经典永不褪色,文脉奔流不息。(记者 卢金福 肖练冰 文/图)

来源:东南网

建体系、强协调,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新规划“新”在哪?

广州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城保护工作也从那时起不断受到重视。近日,广州市正式印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时期广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新的规划将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相融合,统筹保护

昆明逐步迈入中国咖啡产业中心位置

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集结20多个特色活动、80余场精彩演出。以咖啡为媒介,昆明再次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记者孟祝斌摄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总书记的一句话,让云南咖啡的热度再次提升。8月的滇池畔,咖啡飘香。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音乐节如何“唤醒”暑期文旅市场?

“你抢到票了吗?”似乎已成为近期最热门的问候方式。这个夏天,从张北的草原到敦煌的星空,从哈尔滨的俄式老阳台到珠海东澳岛的沙滩……以音乐节、演唱会为代表的演艺经济,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不远千里、奔赴山海;动人的旋律、美妙的音符,不仅叩开了观众的心扉,更“唤醒”了暑期文旅市场。为何暑期演艺市场如此火爆?这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走进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时代报告讯(李红锟)2025 年 7 月 13 日,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赴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实地学习受教育、锻炼能力长才干、服务社会作贡献”。同学们先后观摩了企业的 DIY 工坊、禹粉文化博物馆、“禹粉” 非遗工坊,以及按制药标准建设的 “

好评中国丨盛夏文旅“热”,共绘消费新图景

7月12日,游客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青山公园泛舟赏荷。图片来源:新华社□万代红盛夏高温并未抑制人们的出行热情,反而催生出文旅市场的旺盛活力。各地以山水为底色、非遗为亮点,打造出一系列文旅融合新场景,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清凉避暑的好去处,更以创新模式激活消费潜力,成为“夏日经济”的新引擎。盛夏文旅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