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呵护刘诗利们阅读的净土

“你是我书写生涯最高的褒奖”“脚踩泥泞依然仰望星空”……这几天,农民工刘诗利因在北京图书大厦参加作家陈行甲新书分享会,在不经意间走红了,各方面的赞誉向他涌来。他的故事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6月28日晚和刘诗利进行了一个小时40分钟的深入交流。

走近这位特殊的“阅读推广人”,不难发现他“出圈”的缘由。利用打零工闲暇选择到书店看书,偶然路过一场新书分享会,全程默默地站在角落里聆听,刘诗利对阅读、对文学的热爱,正体现了读书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而这无关学历、职业以及生活境遇,他的故事可亲可感、引人共情。

刘诗利身上纯朴的面貌、面对如此“场面”拘谨的神态,在潮涌般的短视频中更具真实可信的力量。网上暖流的自发汇聚,既彰显了人们对阅读的无上追求,也可见大家内心对劳动者的尊重。刘诗利的“出圈”有他生活经历、阅读故事的代表性,也有他身上与众不同的特质,但正如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说,让更多人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算是他的一种收获。

笔者不由想到,通过新闻媒体的持续挖掘,给东莞图书馆留言的吴桂春、“外卖诗人”王计兵、用锄头“写”诗的沂蒙二姐等农民代表成为广受认可的阅读典型。“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追求,实际上正在被更多人在读屏时代所共鸣,大家不自觉地对“阅读”这件事抱有一份特别的敬意。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这份敬意也说明,久久为功的全民阅读氛围正在一点一点凝聚。全社会要倍加呵护这种氛围,让更多像刘诗利、王计兵这样的爱阅读的人,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栖息,让这种生活方式能感染更多的人,成为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精神源泉。

河南桐柏:举办庆“七一”集邮巡展活动

  直播南阳讯(全媒体记者王 蕾)7月1日上午,桐柏邮政分公司在桐柏革命纪念馆举办“邮忆党史 初心如磐”集邮巡展活动,以邮票为媒介,重温党史故事。  活动现场,纪念馆大厅和户外展区一枚枚邮票串联起党的光辉岁月。从重大历史事件到英雄人物,让参观者在方寸之间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带着孩子来纪念馆研

呵护刘诗利们阅读的净土

“你是我书写生涯最高的褒奖”“脚踩泥泞依然仰望星空”……这几天,农民工刘诗利因在北京图书大厦参加作家陈行甲新书分享会,在不经意间走红了,各方面的赞誉向他涌来。他的故事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6月28日晚和刘诗利进行了一个小时40分钟的深入交流。走近这位特殊的“阅读推广人”

让中国科技“点亮”中国故事(金台随笔)

当科技赋能文化表达,中国故事更添魅力,激活无限想象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震撼特效诠释“中国式浪漫”,到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亮相第七十八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再到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各类机器人同台“秀绝技”……透过不同领域的创新图景可以看到,中国故事里的“科技含量”正不断提升。当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非遗

当英歌舞在鼓点中跃动,当鱼灯在月色下游弋,当打铁花如星雨般倾洒,我们听见的是历史的回响,看见的是文化的传承。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非遗,不只是记忆里的回声,更是时代的共鸣。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用镜头记录非遗之美,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唱响戏曲青春魅力,药发木偶在电视剧《藏海传

C视频丨无偿献血者有哪些热血故事?我们来拆盲盒!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李强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2025年世界献血者日四川省无偿献血主题宣传活动上,有一面由近百个信封组成的“盲盒墙”。每个信封里,都是一名无偿献血者的热血故事。他们到底是谁?有怎样的无偿献血经历和感受?走,我们去拆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