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以文化为笔 德治为墨 共绘文明乡风“新画卷”

行走在蒲村大地,触摸着文明脉搏。一个个泥土般的“微光”汇聚成点亮群众笑容的文明“曙光”,扎根乡村的智慧与温度,悄然萌发着润物无声的感动与温暖。近年来,岐山县蒲村镇以润物无声的智慧,在文明的土壤里播撒着新风的种子,在田园里、在广场间、在文化活动的舞台上,全方位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主动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绘就出一幅乡风文明、生活美好的幸福画卷。

坚持以规立德,构建善治德治的“新路径”。“婚喜事、简办好,不攀比、无烦恼,改殡葬、革陋习……”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是蒲村镇蒲村村对本村事务进行的约定和规范。其他各行政村也积极完善群众自治组织章程,将彩礼、礼金、婚期、殡期、宴席等内容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组建移风易俗宣教队、红白事宜劝导队14个,对不符合村规民约的情形及时介入劝导,让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制定者、参与者和执行者。并积极推行德治、善治和自治相结合的方式,以“庭院会”“板凳会”等为契机,围绕村民婚丧事宜、孝老敬亲、诚实守信、团结邻里等内容,创新“好人工作室”活动平台,引导群众见贤思齐,遵守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全力助推乡风民风有力提升。

突出示范带动,引领崇德向善的“新风尚”。蒲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倾心打造的移风易俗百家碎戏——让高价彩礼变成“喜上加喜”小品,讲述了洗马庄村一对年轻恋人因高价彩礼差点分手,村党支部书记通过走访谈心,引导双方家庭正确看待彩礼问题,最终两人喜结连理的故事。该小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抵制高价彩礼的理念融入其中,在全镇各村巡回播放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群众在观看后表示,深刻认识到了高价彩礼的危害,今后会自觉抵制这种不良风气,并积极倡导“零彩礼”,逐步形成各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同时,蒲村镇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打造“德润蒲村”特色品牌,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庆寿辰、尊老爱老树新风”“文明家风从我做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各村广泛设立“道德模范榜”“先进典型榜”“善行义举榜”等,将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具体行为上榜公示,通过“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的方式,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

营造浓厚氛围,共绘文明乡风的“新画卷”。走进蒲村镇各文化广场,房屋外墙、路灯灯杆、广场廊架旁,有关移风易俗的宣传标语、造景随处可见,广场上购置配套的体育健身器材,让群众在健身锻炼、散步的同时,耳濡目染文明新风。移风易俗,要破除陈规陋习,更要树立起新风正气。景令村精心打造“初心讲堂”理论宣讲品牌,组建“时代先锋”“韩姐姐”等8支特色宣讲队,吸纳各条战线120余人为宣讲队成员,充分发挥不同群体的宣传优势,把新时代、新思想精准“滴灌”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田。并常态化开展“赶文明大集、送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文明殡葬倡议书》等宣传资料上万份,全力引导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文明新风润甘甜,移风易俗树新风。蒲村镇将继续坚持多方发力推动移风易俗,凝聚各方力量,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厚植向上向善风尚,不断引领全镇向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转变,让美丽文明的蒲村镇成为一座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有涵养的文明之乡。

(通讯员 李红科 赵凯)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包头这条路正式完工通车!

近日随着东河区北梁六路南段及支路沥青路面铺设完成由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的北梁六路道路项目I标段工程主路正式完工通车该道路的通车使北梁道路路网衔接和周边群众的出行体验及幸福指数得到全方位提升北梁六路南段及支路工程被列为包头市2025年城建重点建设项目,该路段是周边水泊东岸、隆泉花苑等小区出行

全覆盖开展一场“作风大体检”

“一页页忏悔书就是一部部活教材,一个个案例敲响一次次警钟!”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检察院召开了一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大会。这是该院今年以来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作风建设的生动缩影。12次中心组学习、6场专题研讨,让《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教材被翻得卷边;在专题读书

健康项目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为群众多样化就医转运需求提供新保障 “非急救转运服务车”正式上路

新疆网讯(记者牟敏)8月7日,高新区(新市区)与新疆康鸿96520国企非急救转运服务平台签署10辆非急救转运服务车辆租赁协议,进一步提升辖区非急救转运服务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群众多样化就医转运需求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保障。当天,全疆首个国有非急救转运综合服务平台——新疆康鸿96520国企非急救转运

民警老韩13年帮千人 成居民“实在亲戚”

韩明如今已经变成了居民心中最信赖的“实在亲戚”。受访者供图在铁岭市银州区居然社区和北宁社区,54岁的韩明有一串亲切的称呼:“老韩”“小韩子”,还有老人直接唤他“警察儿子”。这位铁岭市公安局银州分局铁西派出所教导员,用13年从警生涯的点滴坚守,从最初走访时的“敲门无人应”,变成了如今居民心中最信赖的“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一个高原乡村的基层治理“新”点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藏那曲7月20日电(记者 程小路)今年5月,西藏那曲市比如县白嘎乡的冬虫夏草(以下简称“虫草”)进入采挖期,米加早早上了山。他不是去挖虫草,而是与白嘎乡派出所的同事及基层干部们在虫草采集区域驻点,将采集期间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大山中。虫草生长在平均海拔4800米左右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