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科大揭示分子伴侣参与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成熟的分子机制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4月1日消息,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江永亮副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员课题组,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参与蓝藻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的分子伴侣CcmS及其与外壳蛋白CcmK1六聚体、CcmK1-CcmK2异六聚体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基于结构和生化分析以及生理实验,作者鉴定了CcmS在调控β-羧酶体组装和维持固碳功能方面的作用,为人工设计高效固碳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Assembly mechanism of the β-carboxysome shell mediated by the chaperone CcmS”为题于3月24日在线发表于植物学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上。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维持生物圈稳态的基础。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光合自养微生物,蓝细菌每年固定CO2的总量约占全球生物固碳的30%,是地球碳汇的主要贡献者。蓝细菌光合固碳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为应对环境中不断降低的CO2浓度,进化出CO2浓缩机制(CO2 concentratingmechanism, CCM),通过一系列的转运体将环境中的无机碳运输到细胞中,并在固碳机器羧酶体(carboxysome)内高度富集,从而提高固碳酶RuBisCO的催化效率。羧酶体是一种直径约100~300 nm的正二十面体,由外壳蛋白封装RuBisCO和碳酸酐酶有序自组装而成。根据内部被包裹的RuBisCO的种类不同,羧酶体分为α和β两种类型。其中β-羧酶体的外壳主要由BMC-H家族蛋白CcmK自组装形成,在模式蓝藻Synechocystissp. PCC 6803的β-羧酶体中,BMC-H有4个同源蛋白CcmK1-4,其中CcmK1和CcmK2为主要外壳蛋白,序列一致性超过90%,但与CcmK2相比,CcmK1具有C末端额外8个氨基酸残基。

此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员课题组发现一种新的羧酶体蛋白CcmS,其能特异性结合CcmK1的C末端,并且对β-羧酶体的组装及CCM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然而CcmS在β-羧酶体组装与功能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该文报道了蓝藻Synechocystissp. PCC 6803的CcmS晶体结构,单体采用α/β折叠类型。此外,CcmS与两种BMC-H六聚体(CcmK1同源六聚体和CcmK1-CcmK2异源六聚体)的复合物结构显示,CcmS以相同模式结合CcmK1的特征性C末端区域——该区域包含一个两亲性α-螺旋以及C末端的8个氨基酸残基,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铰链(hinge)。CcmS的结合稳定了CcmK1的铰链区域,使其从CcmK1的凹面一侧向外延伸,并且与邻近的CcmK1六聚体的铰链区域形成coiled-coil结构,从而有助于相邻的多个CcmK1六聚体组装,促进β-羧酶体外壳的精确组装。基于前期研究,我们提出了分子伴侣CcmS辅助蓝藻β-羧酶体组装的分子模型:β-羧酶体的RuBisCO与碳酸酐酶在支架蛋白驱动下交联凝聚形成核心,随后外壳蛋白CcmK1、CcmK2等自组装形成外壳包裹核心,最终BMC-P五聚体蛋白封闭顶点形成完整外壳。在组装过程中,分子伴侣CcmS稳定CcmK1的铰链区域,使其向外突出并进一步稳定相邻CcmK同/异源六聚体的互作界面,并且精准调控β-羧酶体的形态与大小。(青山)

东皋沂评 | 沂蒙基因再燃“副中心”新引擎

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擘画了打造省区域副中心的壮丽蓝图,这既是战略地位的跃迁,更是一次精神力量的唤醒。沂蒙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它内蕴的滚烫传承如深植灵魂的明灯,将照亮“副中心”这破茧成蝶的奋进征途。沂蒙精神的现代嬗变,是“副中心”的源动力与内核支撑。昔日军民水乳交融的质朴深情,而今转化成了以心换心、主

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依托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银河系一团超高速运动的星际气体云中,首次观测到了由超音速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结构网络。这一成果为揭示星际介质在结构形成早期的演化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成果于 2025 年 7 月 16 日在国际学术期刊《

“生物人工智能”系统创建

来源:科技日报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期刊上,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AI融合的前景,更可能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让老字号的“烟火气”安全传承

“薄的是烧饼,厚的是良心。”和面生发、揉捻加工、延展成形、烘烤成饼……随着制作师傅的一阵阵忙碌,一张张烧饼新鲜出炉,前来参观的游客驻足观看。这是7月9日,《检察日报》记者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周村烧饼博物馆地下生产展示区域看到的情形。制作师傅踏实制作、游客安心参观,与周村烧饼这一“中华老字号”带来的烟

武陵区皇经阁社区联合物业开展防汛演练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6月20日,武陵区启明街道皇经阁社区在盛唐·四月天小区组织开展防汛应急实战演练,以“演”筑防、以“练”备战,切实提升辖区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演练准备阶段,皇经阁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地下车库进水、公共区域积水、排水系统堵塞等汛期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