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中国的文明观基于一个广阔的地理空间与超大规模共同体,与有些习惯于标示内外、等级、敌我关系的文明观不同,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总的来说展现的是开放包容的姿态,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襟怀和气度。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图为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大屏幕播放春节宣传视频。 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中华文明的起源“满天星斗”而又内在统一,经历长期发展,内在自成一个“世界”,内部异常多元丰富。主体是广土众民的农耕定居文明,又有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混一戎夏”,华夷一家。同时,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汇聚成中华文化,我们既有汉民族经史子集的文化经典,也有蒙古族的《江格尔》、《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纲》,藏族的《格萨尔》、《红史》,维吾尔族的《金台集》、《福乐智慧》,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民族文化经典,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典文化体系。

  中国并没有因为内部辽阔而封闭,而是形成了内外通达、和平合作的外部世界观。张骞凿空西域,法显等绵延数百年西行求法,元代混合宇内外为一,中国人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和绵延万里的欧亚大陆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发南海航路,唐代泉州等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元代汪大渊的远洋探索抵达东非沿海一带,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及东南沿海民间的下南洋等形成了辽阔和平的海洋观。中华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吸纳外来文明。同时,中华文明的器物、制度、文化都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丝绸成为古罗马贵族的奢侈品,瓷器成为西欧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载体;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热”引入了大量中国元素,科举制度以及“无为”、“道法自然”的社会秩序和治理观念,对现代欧洲文官制度、市场经济思想的萌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是高度开放包容的。唐代长安城汇聚波斯商人、日本遣唐使、印度僧侣,敦煌壁画融合中亚线条与中原意境,都彰显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包容性。拜占庭金币、萨珊银币、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鹰洋等都曾在不同时期在中国流动和交易。中国人的粮袋、餐桌更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见证,这也是很多食物以“胡”、“番”、“洋”命名的来由。历史上中国经历过四次引种高潮,第一次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引入大麦、小麦、马牛羊,形成“五谷六畜”的结构。第二次秦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引入苜蓿、葡萄、大蒜等,丰富饮食结构。第三次唐宋时期,通过海路和陆路引入波斯枣、菠菜、西瓜等,扩充果蔬种类。第四次明清时期,引进大量美洲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提升粮食产量,辣椒、烟草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些从外国引入的农作物适应中国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经过本土化种植栽培,融入了中国的农耕体系,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 

  2021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也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一个绝佳例证。泉州现存的数百座宫庙里,供奉着500多位神明,形成儒、释、道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和谐共存的奇观。印度教寺庙的构件被用于佛教开元寺的建筑,伊斯兰教的清净寺与关帝庙比邻而居。同时,作为10—14世纪全球海洋商贸的枢纽,泉州又通过技术、商品和人员的流动,构筑起了跨大洋跨大洲跨文明的交流网络。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于能够将外来文化内化为自身文明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如同一个大熔炉,将外来文化汇聚到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中。唐代工匠吸收中亚釉料技术,创制出青花瓷,随后元代来自西亚的苏麻离青料将青花烧制推向巅峰,行销海外,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唐代僧一行吸收印度历法中的优点,编订《大衍历》;明代徐光启更以“化西为中”的胸怀,将西方数学、天文与中国传统科技结合,编纂《崇祯历书》。“胡琴”本是源于唐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拉弦和弹拨乐器,进入中原后演化出多种不同类型,与地方传统戏曲的伴奏要求相结合,由此产生的戏曲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名片之一。这些创新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以中华文明主体性为根基,主动转化外来成果,实现文明的自我超越。 

  对于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中国的历史经验不是文明冲突,而是文化融合。正是通过融合,从而实现了互补和创新。佛教自印度传入,经魏晋玄学与唐宋禅宗的改造,最终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传入也促使儒家、道家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禅宗推动了儒家心学的发展,而渊源于佛教的性宗,则推动了道家性命双修体系的发展,同样佛教也吸纳了儒道学说,形成了直指人心、融合身心、出世入世一体的中国化佛教特征。中华文化儒释道三教大道相通、相融、相成的格局由此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发源于欧洲,却能在中国深深扎根,长成参天大树,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二者“结合”之后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更多内容,详见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刚文章《中华文明的固本开新与开放包容》

  (策划:何雯雯)

2025中国台协杯全国斯诺克团体锦标赛圆满落幕

阳光讯(记者 梁萌)8月22日,为期五天的“延安新区・启汇球台”2025中国台协杯全国斯诺克团体锦标赛在延安圆满落幕。决赛中,安徽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顶住压力逆风翻盘,最终以4:3击败张家港队一举夺魁。丁俊晖领衔的陕西延安队与广东队并列季军。本次赛事由中国台球协会、陕西省体育局主办,比赛从8月1

日本突发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7日5时13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1.75度,东经131.95度。基础背景周边城市:震中20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中城市分布。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998米。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建体系、强协调,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新规划“新”在哪?

广州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城保护工作也从那时起不断受到重视。近日,广州市正式印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时期广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新的规划将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相融合,统筹保护

7月份泉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8月13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谢曦 通讯员詹米莉 许欢)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了解到,7月份,泉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缩窄0.2个百分点,较全省高1.1个百分点,较全国高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上涨1.2%;

昆明逐步迈入中国咖啡产业中心位置

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集结20多个特色活动、80余场精彩演出。以咖啡为媒介,昆明再次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记者孟祝斌摄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总书记的一句话,让云南咖啡的热度再次提升。8月的滇池畔,咖啡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