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日报》及海外版关注云南昭通


《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24日第5版刊发短评稿件《让人才安下心、扎下根》,点赞云南昭通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模式和“二十条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人民日报》3月24日评论第6版刊发稿件《既助团圆 也促圆满(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提及昭通一件事。

■ 短 评
让人才安下心、扎下根

记者 赵昊

慈溪是全球最大的电熨斗、取暖器、插座等小家电生产基地,该地小家电市场规模达千亿元。但慈溪人并不满足于此。产业链上,还有哪些不足?如何才能更进一步?
破题的关键在人才。如何吸引高水平人才“回流”?慈溪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该地在认真分析本市产业链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强链补链型人才,力求做到“人岗匹配”、实现“双向奔赴”,再辅以住房、就医、入学等优惠政策,免除了高水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慈溪安下心、扎下根,避免了“回流”后又流失。
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离不开人才这一“关键变量”。各地也在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纷纷向高水平人才抛出“橄榄枝”。辽宁沈阳深入实施英才计划,在人才评价、人才待遇、人才使用等方面打破条条框框;云南昭通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雄安新区坚持人才、产业一体谋划、同步推进……
当前的中国,既为高水平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又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最近,高水平人才回国的消息频频刷屏,也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更精准的人才政策能够推出,更多高水平的人才能够扎根中国!
【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既助团圆 也促圆满
胡祥雨
前不久,在众人的见证下,四川南部县居民雷春兰时隔32年再次拥抱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这不是我第一次见证团圆认亲了,但每一次都感动得难以自抑。
我是一名警察,参与公安机关“团圆行动”的一次经历,让我打定主意走上反拐寻亲道路。
寻亲多年无果的女孩小高是我助力成功的第一个圆梦人。收到她发来的求助信息和DNA血样采集卡后,我第一时间将血样入库,很快确定了一名亲缘关系人。随后,我向其居住地云南昭通警方发送跨区域协作通报。3个月后,在公安机关、村干部、志愿者三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帮小高找到亲生父母。她说,“这影响了我一生”。正是这句话,激励我把每一份信任都守护好。
案情牵动民心,连通一个个家庭的苦乐喜忧,寻亲工作尤其如此,每个被拐孩子背后都连着一个乃至几个家庭。有的孩子被拐年代久远,现存资料十分有限,留下的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地名、人名,甚至是乳名、绰号。有的父母寻亲多年未果,信心耗尽。大海捞针难,破陈案也难,但我们必须知难不畏难,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只要还有孩子没“回家”,寻亲工作就不能停。但凡有蛛丝马迹,都不能轻易放过。
团圆行动,靠的不是单打独斗。2021年7月,绵阳市公安局设立“胡祥雨工作室”。我和同事们建立起“团圆绵阳——我们在行动”微信群,先后招募1000余名志愿者,发动民间及网络力量参与义务宣传、线索收集初查、样本采集。现在,我的手机里有7000余个寻亲微信好友、300多个寻亲群组,平均每天会接到上百个寻亲求助的信息。一些寻亲成功的被拐者,也成了反拐志愿者。多一个人加入,就多一份力量。多一条线索,就多一分希望。
如今,技术条件和手段越发进步。整合DNA数据、公安大数据,开展人像比对,征集核查寻亲线索……人力、物力齐上阵,反拐寻亲工作迈上了信息化快车道。不断攀升的团圆数字,温暖了一个个家庭,也让我们打拐民警越干越有劲。
助力团圆,还要力促圆满。这也是从物理意义上的回家到“心理回家”的过程。前者说的是法,后者讲究的是情。多年的反拐寻亲工作,让我意识到,找到被拐儿童只是第一步。
被拐儿童与原生家庭的融入,并不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双方都可能面临情感联结、身份重建等新课题,适当的心理干预重要且必须。为此,我们与绵阳市妇联共建“祥雨圆家”妇女儿童维权站,邀请心理咨询师为一些离散家庭定制辅导方案,用专业力量修复被拐儿童与原生家庭的情感断层。警察不仅是执法者,更是服务者,职责不仅仅是打击犯罪,更要用有温度的方式,把工作做到人心里。
我有一本日记本,记录着这些年的寻亲数据。2020年找回失踪被拐儿童41名,2022年187名,2024年195名……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不断攀升的数字,更在于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公平正义、伦理人情的守望。如今,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团圆的故事仍在持续上演。对我们民警来说,为人圆梦,又何尝不是在升华自己的人生?
(作者为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本报记者王永战采访整理)

今日推荐


来源/人民日报及海外版

终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马思 编辑/何淑倩格
投稿/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昭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游泳世锦赛)水球——女子铜牌赛:西班牙胜美国

当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水球铜牌赛中,西班牙队13比12战胜美国队,获得铜牌。7月23日,美国队主教练克里科里安(右二)在场边观赛。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7月23日,西班牙队球员奥蒂斯在比赛中射门。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7月23日,美国队球员伍德黑德(中)在比赛中射门。

头部三甲医院开始“卷”AI

【来源:大江网】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头部三甲医院比拼的不仅仅是医疗水平,也是智能水平。头部三甲医院“卷”AI的趋势今年开始进入白热化。今年上半年,医疗AI大模型成为各家医院争相布局的热门赛道。截至目前,包括上海中山、瑞金、仁济、新华在内的头部三甲医院都高调发布了心血管、病理、泌尿科、儿科等不同疾病领域

三亚月川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开课,多彩课程解家长“看护”难题

“不用花钱,孩子就能学国画、练书法,还有人辅导作业,这托管班真是解了我们双职工的燃眉之急!”7月22日,吉阳区月川社区暑假托管班正式开课,学生家长陈建国十分激动。这个夏天,由月川社区居委会联合团吉阳区委、市文化馆、月川社区星河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暑期成长公益包”,让越来越多家庭收获安心与惊喜

“山东邂逅美”摄影大赛|盛夏时节 蒙阴夜景

盛夏时节夜幕降临,蒙阴汶河桥如一条流光玉带静卧汶河之上。桥身的轮廓灯次第亮起,以柔和光晕勾勒出简洁大气的线条,与水中摇曳的倒影交相辉映,天地间仿佛铺开一幅流动的画卷。桥上灯火映入碧波,光影随涟漪变幻,将蒙阴夜色的独特魅力悄然铺展。这座桥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脉络,更化作蒙阴夜晚一道亮眼的风景线,默默见

实现链霉菌药物高效生物制造有了新方法

中国农科院发布消息称,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通过解析链霉菌天然产物合成调控机理,日前建立重塑转录调控网络、实现产物产量和合成效率突破性提升的新策略,为链霉菌药物高效生物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InternationalJourn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