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

宋静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顺应新一轮科技变革、塑造竞争新优势做出的战略选择,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深入理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时代背景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过程,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期,迫切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新型工业化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新型工业化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是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高水平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实现从主要依靠初级生产要素投入转向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从低水平的规模型扩张转向高水平的质量效益型发展。在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的新变化、新要求下,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深刻认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

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新型工业化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有机统一,体现为以创新作为主驱动力、以协调发展作为新路径、以绿色低碳实现发展新底色、以高水平开放拓展新空间、以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新目标。与传统工业化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不同,新型工业化更注重质量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跃升。

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主战场和制高点时,构建健全高效的创新体系和提升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新型工业化是新兴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工业化道路,它改变了新兴国家适应性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缺乏原始创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中低端对外依赖型的工业化模式。

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导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在产业层面的依托和物质技术基础,它的核心特征是支撑实体经济竞争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引领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实践路径

创新驱动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产业技术革新的自主可控,实现经济跃迁与追赶的战略任务。推进龙江新型工业化,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上持续发力,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新型工业化注重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和高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绿色制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新型工业化除了要在生产过程中落实绿色环保要求之外,更加强调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减排降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推进龙江新型工业化,要坚持绿色先行,强化战略需求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加快绿色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绿色生产、降碳固碳、可再生能源等关键技术,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数智赋能是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数智赋能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实现对传统要素的替代、优化、升级,最终实现生产效率、创新效能、经营绩效的显著提高。新型工业化是数据要素驱动下的生产力革命,表现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龙江新型工业化,要以数字龙江建设为牵引,聚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工业企业内深度融合应用,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

融合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统筹发展,实现产业协同与价值链升级。推进龙江新型工业化,要通过工业部门与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信息融合、业务融合、要素融合和市场融合,以知识溢出、技术运用、信息渗透等形式,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形成发展新动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以“西装”换“大米”

在青岛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里,一股“链式革新”的力量正悄然生长。在青岛李沧区青山路700号,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共生共荣,闲置资产被激活为经济增量,产业链上下游的堵点被创新模式一一疏通。这里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工厂,也不是单一功能的产业园,而是一个以“共享”破题、以“易货”破局的产业互联平台。这里就

佛开高速: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线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显成效

粤高速作为广东省属国企在广东佛山至开平高速公路(佛开高速)九江大桥搭建桥梁智能监控管理平台系统,保障通航安全。在2025年国企改革收官战中,粤高速聚焦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推动关键路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建设方面,该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桥梁防撞、健康监测等多项关键指标,实施24小时实时

神东煤炭:为高质量发展插上创新翅膀

来源:【中国能源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晋陕蒙交界的能源核心区,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的万吨重载列车沿着铁轨呼啸前行,将乌黑发亮的煤炭源源不断输往各地;千米井下,智能机器人循着激光轨迹精准作业,5G信号实时传输着设备数据,调度室的大屏上跳动着生产链条的每一个细节。神东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明确了

BLOF技术助力产业升级,百果园成立西瓜品类公司打造超级品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夏显平8月12日,一场主题为“灵土育佳果、夏瓜最广灵”的广灵西甜瓜上市推介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上,百果园展示了BLOF技术助力广灵县西甜瓜产业升级成果,提供了可复制全国的BLOF助力乡村振兴“广灵模式”。会上,百果园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宣布将会成立专门的西瓜品类公司,全力推动

光子精密丨加速高端精密测量仪器国产替代,真正助力千亿产线

2025年,国内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600亿元,其中外资企业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不仅需支付高出30%-50%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但随着3C电子、汽车、锂电、光伏、医药等行业的产业升级,成本优势考量与核心技术迭代将激发巨大的国产替代需求。究竟哪家国产品牌能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