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AI翻译应用指南,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

IT之家 5 月 4 日消息,4 月 25 日,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在 2025 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发布《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

▲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树教授发布指南(图源中国翻译协会)

中国翻译协会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突破,其在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正深刻重塑翻译行业格局。《指南》应运而生,参考了国家和国际相关规范,聚焦场景应用、能力升级、技术伦理、质量管控四大维度,明确十个关键应用领域,包括理念重构、场景适配、能力筑基、知识赋能、提示工程、知情授权、责任界定、伦理锚定、质量管控和人文坚守,着力破解效率与质量、创新与风险、技术与人文三大核心矛盾,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

在效率与质量方面,《指南》倡导以人为核心、技术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从“辅助工具”向“智能协作”转型。通过定制译前准备、智能译中输出、便捷译后优化,实现文本分析、语料挖掘、资料整合等功能协同,并融合实时互译、术语统一、风格迁移、语义关联、智能润色、自动校对、智能排版,构建任务分解到质量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在创新应用方面,《指南》指出,生成式 AI 在翻译中的核心优势在于知识的整合、生成与应用能力。通过多语种、多领域数据资源构建结构化翻译知识体系,推动形成可持续演化的知识库,提升译员知识获取与再利用效率,构建未来导向的增强型翻译知识生态。

在风险管控方面,《指南》强调伦理治理与质量控制双管齐下,确保技术负责任地应用。具体包括:使用前须获得客户知情授权;译中明确人机角色与责任;识别原文伦理敏感内容,强化技术使用中的伦理意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规,确保数据合规、安全可追溯,保护隐私与商业机密。

在技术应用与人文价值方面,《指南》特别强调“人文坚守”,指出译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思考力、批判力与文化洞察。译者应在技术发展中保持理性,做到“善用而不依赖”,坚持“技术为用、人为本”,在协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起文化阐释与多元语境建构的责任。

IT之家注意到,针对 AI 对翻译人才的影响,《指南》强调译者应提升语言理解、表达、翻译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借助技术提升素养。尽管低端翻译可能被替代,高水平翻译仍需人类的文化理解与创造力

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AI翻译应用指南,为行业提供系统指导

IT之家 5 月 4 日消息,4 月 25 日,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在 2025 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发布《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树教授发布指南(图源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协会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突破,其在语言处理领域

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

宋静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顺应新一轮科技变革、塑造竞争新优势做出的战略选择,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深入理解

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应用暨项目合作推介会聚焦生物医药产业

4月25日,由江苏省贸促会、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应用暨项目合作推介会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来自德国、西班牙、匈牙利等国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省内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参会发布项目,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与会企业和机构代表还就“AI赋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

人工智能到2035年将助推全球经济规模增长15%,全球经济格局将重塑

普华永道今天发布的《循变演进,价值新生》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推动全球经济规模增长15%。这将使全球经济的年增长率额外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的促进作用与19世纪工业化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化相当。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红利存在不确定性,其释放程度不仅依赖技术突破,还取

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抢抓关键时节抓好技术服务

【来源:贵州农业农村厅_部门工作】当前,正值蜜蜂生产关键期,也是油菜、水果授粉最重要的时节。为抓好蜜蜂高效繁殖和蜜蜂授粉促进油菜、水果产业提质增效,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派出专家服务组,深入威宁、开阳、麻江等地开展技术服务。在蜜蜂养殖场(户),专家服务组查看蜜蜂繁殖及群势等情况,对养殖中出现的频繁分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