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江苏省贸促会、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应用暨项目合作推介会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来自德国、西班牙、匈牙利等国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省内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参会发布项目,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与会企业和机构代表还就“AI赋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主题进行了探讨。

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基金会主席顾宇将自己带来的导电生物膜项目产品形象地称为“心可贴”。他介绍说,现在治疗心脏房颤一般采用消融手术,但易对心肌组织造成永久性损伤。而“心可贴”通过微创手术贴敷到心房表面,可以迅速消除房颤,没有任何损伤。他表示,该项目今年已落地南京,开始进行生物相容性的性能测试。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生物医药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晓南、匈牙利出口促进局南京代表处代表杨丽玲、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贸易投资局上海代表处中国区资深贸易投资官张淑敏、德国茵创国际并购有限公司合伙人符啸愚也分别发布项目寻求合作。
近年,江苏全力打造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去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4543.9亿元、利润总额730.4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强核心引擎——知识产权,江苏近年聚焦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设,着力强化制度创新、提高服务能级、加强执法护航和国际合作。其中,在服务能级方面,初步建成“1+13+N”协同保护服务网络,南京、苏州、泰州、连云港4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通生物医药专利预审“绿色通道”,全省生物医药有效发明专利达4.5万件,占全国10.63%。
作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要一极,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生物医药谷在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居第八位,并成功落地全国首个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常务副主任阚苏立介绍,该中心创新转移转化机制,建设高校技术联合体系,打造转移转化高校生态圈,培养技术经理人队伍,遴选高校项目1094项、企业技术需求355项。同时,完善支持政策与服务措施,构建全周期资金基金矩阵及定制化金融产品,目前已投项目9个,尽调项目10个,对接项目30个。

“对于药企来说,专利权的稳定性以及在被侵权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至关重要。”知名药企阿斯利康法务副总监王荣霞表示,江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阿斯利康近年相继在泰州投资1.9亿美元打造糖尿病药物的生产供应基地,在无锡增资4.75亿美元建设小分子药物生产基地。
省贸促会会长王善华表示,江苏坚持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一大批外资企业投资江苏、深耕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江苏申请专利和转化实施专利。省贸促会将充分发挥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的作用,努力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活动,广泛宣传江苏知识产权的保护成果,进一步擦亮知识产权服务“金字招牌”。
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杰表示,江苏将致力打造更优质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环境,实施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进一步加强行政司法协同、推进国家专利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完善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等,努力让每一个创新成果都获得最严密的制度保护,让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享受最高效的服务支持,让每一个创新主体都感受最公正的法治环境。
江苏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