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红旗渠通水60周年·老物件里见精神④丨除险钩:热血淬得一身胆

编者按:

2025年4月5日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60年沧桑巨变,红旗渠依旧奔流不息;60年岁月流转,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

当年那些与修渠工人形影不离,日日修渠所使用的铁锤、钢钎、大撬等老物件儿,现如今默默躺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展柜中、印在红旗渠精神的书册里,它们的身影被年轻一代看见,却不一定被了解。

我们选取了6件与红旗渠密切相关的老物件,以这些老物件自述的形式,邀您一同回望那段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感悟那条长渠里生生不息流淌至今的精神伟力。

除险钩:热血淬得一身胆

俺这身锈疙瘩

在红旗渠纪念馆躺了几十年了

那些年太行山的风声

还在骨头缝里打转

图为修建红旗渠时使用过的除险钩。(红旗渠纪念馆供图)

年轻娃子们总嫌俺不起眼、模样丑——虽说俺个头只有10公分,还不到一揸长,弯钩子早磨秃了,一身锈,可当年吊在任羊成腰上的时候,哪个不喊俺是保命符?

修渠可不光是个苦活、累活

更是个危险活儿

每回放炮炸山后

山石松动

很容易引发落石和塌方

时常造成人员伤亡

得靠俺这一身铁钩子

把松动的悬石拔掉

山底下才能施工

这话说得轻巧,可那悬崖绝壁,哪儿是闹着玩儿的。是除险队长任羊成第一个挺身而出,他说他是共产党员,他上!从此俺俩算是搭了伙计。

还记得那个腊月天

太行山的寒风

直往人骨头缝儿里钻

任队长攥着俺往腰里拴

手冻得比俺这铁疙瘩还紫

步子却迈得老大

他要去凌空除险

“老伙计,咱今天得把阎王殿的门槛踏平喽。”他咧着嘴笑,山风卷着雪粒子往牙豁子里灌,他那缺了的3颗门牙就是前不久被山石砸掉的。

俺记得清

那天是在虎口崖

俺跟着他在半空打秋千

悬崖上的碎石块

像狼牙似的倒挂着

钢钎凿石的脆响

惊起老鹰乱窜

突然有块拳头大的石头崩下来

任队长猛地甩俺勾住岩缝

自己荡出去丈把远

碎石雨噼里啪啦往下砸

俺还没反应过来,只听见他闷哼一声,才瞧见血顺着下巴颏嘀嗒——上牙床三颗牙生生给砸没了。

最险是那年开春

鹰嘴崖的哑炮突然炸了

任队长抄起俺就往腰上捆

二十斤的铁链子

在他肋巴骨上勒出紫印子

“除险钩就是咱的胆!”他吼着就往下跳。俺眼瞅着三块巨石擦着他头皮飞过去,钢钎在俺身上迸出火星子。等收工回来,他棉袄后襟叫石头撕成了烂布条,脊梁上血糊糊的愣是跟衣裳冻在一块。

其实俺知道

12个除险队员

真正撑着他们的哪是俺?

是天天拿麻绳

勒着伤口上工的狠劲

是听见哑炮响就抢着

往崖下跳的那股子莽气

是为了引得渠水入林来

敢把性命豁出去的

无私奉献精神

俺是被烈火淬成了形状

他们都凭的是一腔热血啊!

去年清明

几个戴红领巾的娃娃

趴在玻璃柜前叽喳

有个丫头指着俺身上的豁口问:“这钩子是不是坏了呀?”俺真想晃晃身子告诉她:傻闺女,这是太行山的石头啃出来的酒窝儿!你们现在喝的自来水,都是从这些豁口里淌出来的甜。

(文字丨申昕 李坤)

(来源:安阳融媒客户端)

大同市六医院举行庆祝“中国医师节”暨表彰大会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近日,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在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医师节”暨表彰大会,大同市六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临床职能科室负责人、全体医师、新入职人员出席会议。大同市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温占红主持会议。大同市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海云宣读医院《关

东皋沂评 | 沂蒙基因再燃“副中心”新引擎

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擘画了打造省区域副中心的壮丽蓝图,这既是战略地位的跃迁,更是一次精神力量的唤醒。沂蒙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它内蕴的滚烫传承如深植灵魂的明灯,将照亮“副中心”这破茧成蝶的奋进征途。沂蒙精神的现代嬗变,是“副中心”的源动力与内核支撑。昔日军民水乳交融的质朴深情,而今转化成了以心换心、主

这尊雕塑的塑痕缘何被世界铭记

一尊创作于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雕塑泥稿,缘何直到1946年才得以展出?这尊保留着煤灰等痕迹的雕塑,为何在巴黎一经面世就震惊了世界?今年七八月间,在南京、北京等地,“凯歌穿越八十年”寻访团成员与雕塑作品《轰炸》数次“相遇”,被作品中这位为躲避日军轰炸,怀抱婴儿、手牵幼子、奋力前冲的母亲深

河南桐柏:举办庆“七一”集邮巡展活动

  直播南阳讯(全媒体记者王 蕾)7月1日上午,桐柏邮政分公司在桐柏革命纪念馆举办“邮忆党史 初心如磐”集邮巡展活动,以邮票为媒介,重温党史故事。  活动现场,纪念馆大厅和户外展区一枚枚邮票串联起党的光辉岁月。从重大历史事件到英雄人物,让参观者在方寸之间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带着孩子来纪念馆研

巍巍大别山,精神永传承

主创:王焱尧 王舒娴 刘雄 陶辉 李砚青统筹:陈俊旺 黄发成 陈鹏 伍佳佳 童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