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工发生工伤时,公司应当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及时救治
立即将受伤职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对于伤情较轻的,可以在单位内部医疗机构进行简单处理。
对于伤情严重的,应迅速送至附近有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
工伤认定
公司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职工可以在一年内自行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
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职工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职工可以依法申领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伤残津贴等,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
停工留薪期
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进行治疗时,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岗位安排及经济补偿
对于因工致残的职工,根据伤残等级,用人单位应安排适当工作或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若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请注意,以上步骤和措施都应在遵守《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行事,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