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朱洁静:舞蹈就像一双巨大的手托着我(人物)

来源:人民日报

舞剧《朱鹮》剧照。

朱洁静供图

朱鹮,被称为“吉祥之鸟”,是一种曾经繁盛、又曾宣告灭绝的鸟类。迄今全世界的朱鹮,均是20世纪后期中国发现的7只朱鹮的后裔。

朱洁静,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舞台上,她脚步轻盈、舞姿灵动,演绎着朱鹮“涉”“栖”“翔”等姿态,矜持、典雅、高贵,呈现并升华着万物的灵与美。

舞剧《朱鹮》,亮相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舞台。此前,朱洁静已有8个月没演舞剧,她迫切地想把自己浓烈的情感和盘托出给观众。

生活中的朱洁静善于表达。舞台上,不发一言,她能做到表达力更强。现实生活琐碎,舞台世界完美,她说,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存在的印记。这些印记,“我没有刻意选择过,生命中从来都是这一条路。”朱洁静说。

但人生怎么可能没选择呢?

最早的路口,出现在1995年。自6岁接触舞蹈起,嘉兴姑娘朱洁静一头扎进舞蹈的世界。父母希望她安稳,她却不惧挑战。1995年,不到10岁的朱洁静独自与少年宫的小伙伴们前往上海,报考上海市舞蹈学校,从30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30个幸运儿之一。自此,她踏上一条属于舞者的路。

这条路,一开始就是倒计时。舞蹈是青春饭,黄金时期多不过10年。绝大多数舞蹈演员,都面对着难以成角儿的职业状态。当年一个宿舍那么多女孩,至今留在舞台的,只有朱洁静一人。朱洁静不做他想。她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感知,舞者不能活得太现实。”

16岁,朱洁静从舞蹈学校毕业进入东方青春舞蹈团,成为职业舞者。23岁,成长为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那些年,朱洁静在舞蹈的旷野中自由呼吸,不计回报,用尽全力向前冲,从酣畅淋漓的《野斑马》到凄美动人的《霸王别姬》,再到壮怀激烈的《天边的红云》,一个角色一个脚印,一步步坚实地走向舞蹈殿堂至高处,也舞进了观众的心坎里。

多少次行至路口,哪怕是有一点儿的踯躅、犹疑,都不会是今天的朱洁静。2009年,朱洁静在一次排练中膝盖髌骨错位,韧带严重拉伤。当医生说出“不能再跳舞”这5个字时,她一下子觉得前路模糊不清。如果当时离开舞台,其实已有了足够的成功。多少舞者哪怕没有伤痛,也会及时转型,朱洁静却选择了高强度康复训练。经过5个月的复健,她曾经肿如馒头的膝盖和肌肉萎缩的左腿基本康复,奇迹般地重返舞台。“舞蹈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我生活的全部。”朱洁静说,自己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你对舞蹈的信心一旦动摇,它就不会百分之百地回报你。”

坚韧的舞者,终能获得犒赏。她的舞蹈生涯,其后上了一个台阶。

舞剧《朱鹮》2014年首演,被誉为“东方天鹅湖”,下身动作融入芭蕾等西方舞蹈元素,上身动作采用中国舞元素,表现朱鹮的纤细与敏感。在美之外,《朱鹮》也向观众传递人与自然相伴相生的理念。人们说,《朱鹮》的每一帧都是一幅画。画中,朱洁静踮起脚尖,将灵动舞步跳进了观众心里。

2018年,排练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她转身将自己“收”起来,塑造出“兰芬”这一平凡而伟大的角色。一把蒲扇,扇风、掸灰、遮阳……不着痕迹舞出烟火气。无数的“电波迷”们走进剧场,看长河无声奔去,看爱与信念永恒。《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现象级舞剧,至今已演出700多场。“不是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肢体去诠释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我有了这样的可能。舞蹈就像一双巨大的手托着我,让我的生命有了更有价值的可能。”朱洁静感恩舞蹈。

舞蹈这条路上没有信手拈来,舞者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30多年,朱洁静几乎天天早上回到练功房,安安静静从“脚板擦地”开始,练筋骨、练皮肉,用强大的韧性和定力去完成“台下十年功”。朱洁静自己形容这是用“像常人看来疯子般的不断磨练”,换来舞台上转瞬即逝的光芒。

她4次登上央视春晚:2020年表演选自《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晨光曲》;2021年表演《朱鹮》、2023年表演《碇步桥》、2025年表演《幽兰》……赴京排练《幽兰》的前一天,她刚结束6次化疗与19次放疗。排练场上的每一次抬手,都在撕扯她身上的伤口。没敢告诉家人,她是拎着行李包先斩后奏赶往北京的。她说:“我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灵魂,生命当中的每个关口,舞蹈都在召唤我。”

“你走过的路、摔过的跤、吃过的苦、流过的泪,人生的很多面,都敌不过那一刻——站上舞台的时候,舞者整个人才是完整的,那是穿过你皮肤毛孔真正治愈的那一刻。”朱洁静说。

浴火后的朱鹮,苦寒后的梅花——2025年,朱洁静摘得梅花奖。

那枝舞动的梅花,是属于朱洁静的人生之舞。(曹玲娟)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2日第20版)

多放十天假!投票发水果!长沙这场咨询会,招办老师卷疯了

大学能多放10天假?宿舍门锁是人脸识别的?期末投票还能发水果?这些“隐藏款”的大学福利,竟然被招生办老师在咨询会上“自曝”了!6月26日下午,长沙东雅中学体育馆彻底“燃”了!“酒鬼酒馥郁未来”名师面对面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活动火热进行。为了吸引优秀学子,30多所高校的招生老师纷纷亮出“隐藏福利”,现

C视频丨无偿献血者有哪些热血故事?我们来拆盲盒!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李强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2025年世界献血者日四川省无偿献血主题宣传活动上,有一面由近百个信封组成的“盲盒墙”。每个信封里,都是一名无偿献血者的热血故事。他们到底是谁?有怎样的无偿献血经历和感受?走,我们去拆盲盒!

胶囊电池曝光,Misa提前透露Rokid Glasses最新进度

2024年11月18日下午,Rokid创始人兼CEO Misa还在场外,向到场的投资人、媒体等演示他戴了近三周的眼镜:今天我演讲全靠它了,不需要题词器了。自此之后,“产品代言人”Misa戴着这副眼镜出席不同场合。今年2月18日,在浙江杭州余杭区举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Misa一句“我的发言稿就在眼

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庆阳群众文化展演·庆城县专场演出精彩瞬间 舞蹈《采薇》

|编 辑:刘亚妮|责 编:刘兴存|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总监制:王来林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

沈阳“的哥”30次献血后捐造血干细胞:“开出租是谋生手段,做公益是人生追求”

他说,无偿献血是与沈阳这座城市的约定;他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接力棒;他说,开出租是谋生手段,做公益是人生追求……5月29日,在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的采集室内,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运转,沈阳的哥佟先生的造血干细胞逐渐分离,这将为一名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而他也成为沈阳市第6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