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天三顿饭,少吃哪顿最伤身?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天三顿饭早已成为大家默认的饮食习惯。


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日常习惯的差异,有些朋友无法做到按时、按顿地吃饭,甚至连“规律吃三餐”都成了奢望。


一天三顿饭,少吃哪顿最伤身?


2022年,来自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的前瞻性研究显示——


一天三顿饭都不能忽略,少吃哪顿都对寿命有影响!



这项研究涉及了2.4万人。与一天三顿饭相比,每天就吃一顿饭的人增加30%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3%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每天吃两顿饭的人,增加7%的全因死亡风险和10%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那么,一日三餐中跳过哪一餐更为“致命”呢?


1. 不吃早餐——全因死亡率增加11%


与规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1%,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40%;


2. 不吃午餐——全因死亡率升高12%


与规律吃午餐的人相比,不吃午餐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2%,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15%;


3. 不吃晚餐——全因死亡率升高16%


与规律吃晚餐的人相比,不吃晚餐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6%,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19%。


饥一顿饱一顿,拖垮全身


饥一顿饱一顿、不按点吃饭不仅伤胃,还会对免疫力造成损害。


人体免疫系统有70%的工作需要在肠道中完成。肠道充满了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攻击病菌的抗体)和细菌,承担着抵御疾病的重任。


人体的肠道免疫功能有昼夜节律,这种规律就和吃饭时间有关。


人们每天吃的食物,并不是无菌状态。为了对付可能存在的有害细菌,人体通过分泌胃酸来杀灭微生物,肠道中还配备了强大的“免疫功能”制约微生物活动,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避免肠道发生炎症。不吃东西时,“免疫功能”无事可做,保持一个低活性状态。


每天按时进食,身体激活肠道免疫系统的动作就会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肠道免疫系统会紊乱,该活跃时不活跃,该休息时过度紧张,从而造成肠道慢性炎症,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跟着受影响。


一方面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同样的食物,得到的营养可能大幅度减少,从而降低全身抗病力;另一方面,进食混乱会影响到肠道菌群,而菌群状态与身体的免疫功能息息相关。


一日三餐,有个“黄金比例”


正常的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能量,男性约为2250大卡,女性约为1800大卡。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


1. 早餐——“主动吃奶水”原则


“主”——主食(谷薯类)
“动”
——动物性食物(蛋、肉、鱼)
“奶”
——奶和豆及其制品
“水”
——水果和蔬菜


例如:一袋纯牛奶与一两燕麦片冲成糊;烤全麦馒头2片,夹入1勺核桃仁碎和切碎的煮鸡蛋;再来一份水果(如一个橙子或者一根乳黄瓜)。


2. 午餐——记住“一二三”比例


午餐在搭配食物时可记住“1:2:3”的比例,即一份量肉、鱼、蛋类,两份量主食(饭、面、饼等),三份的蔬菜


例如:豌豆木耳豆腐干炒肉丁(瘦肉50克,香豆腐干30克,鲜豌豆70克,水发木耳50克,植物油8克);红薯大米饭(米100克,红薯100克切丁);焯拌菠菜150克;豆浆1杯。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改 摄


3. 晚餐——水多、块大、能量少


晚餐我们一般应选择水分高、体积大、不易产生饥饿感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供应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


例如:用红豆、绿豆、糙米、糯米、大麦、花生、山药干、莲子、红枣,熬成八宝粥;清炒西兰花(西兰花150克,植物油10克);蒸蛋羹(半个鸡蛋的量);金针菇胡萝卜丝拌海带丝(加起来共100克)。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改 摄


学会这几招,吃饭更健康


1. 主食:多吃“跨界主食”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张田曾指出,日常血糖高的人适宜选择升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如极少加工的粗粮,煮过的整粒小麦、大麦及黑麦、麦麸、硬质小麦粉面条等。可以多选一些“跨界”主食,如土豆、山药、藕、茨菇等。


2. 蔬菜:多选叶茎类蔬菜


营养师郝孟忠曾刊文指出,控制血糖最为重要的营养素是膳食纤维,而在各种蔬菜中,叶茎蔬菜的膳食纤维含量更为丰富。很多叶茎蔬菜,不好嚼,而这些不易嚼的,就是膳食纤维。如芹菜、西兰花、卷心菜、茼蒿、空心菜、菠菜等的茎,这些蔬菜,是控糖的好帮手。


3. 肉类:首选“鱼贝”类


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杨任华曾指出,红肉和禽肉摄入较多的参与者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鱼贝类摄入不增加相关风险。将红肉换为鱼贝类后,相关风险降低。


4. 烹饪:烹饪方式要清淡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红梅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菜品尽量点蒸煮的而少油炸食物,可多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食用。如果合并有高血压,低盐饮食计划,也可以要求厨师在食物中少添加食盐。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综合自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跃至全球第四、亚洲第一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9日表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9日发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去年的全球第九位跃升至第四位,为历来最高排名,位列亚洲第一。香港在排名中的三个人才竞争力因素均连续第二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至第二十,“就绪度”和“投资及发展”排名分别上升至第

帮你管理体重、健康生活 四川这部接地气的地方法规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为四川人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8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部很接地气的条例共有8章63条,不仅为老百姓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护理、

不骗你,在这个时间吃饭,真的瘦得快!很多人都不知道

近年来,“减肥”似乎成了许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然而,很多人在减肥的道路上盲目跟风,尝试了各种流行的节食方法,却往往事倍功半。原因在于,控制体重的关键并不在于一味地减少食物摄入量,而在于掌握科学的饮食方式。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吃什么”,却忽略了“什么时候吃”和“怎么吃”这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其实,科

网友称“有人戴恐怖面具故意惊吓高速车辆”,知情人回应!

近日,有网友称在长深高速有人戴恐怖面具故意惊吓过路车辆。网传视频显示,当时两辆车同向行驶,其中另一辆车副驾驶上突然出现戴面具的人,当时,戴面具的人开着车窗微微起身看向过往车辆,然后将车窗全部摇下又转头注视。有网友质疑,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影响别人的驾驶安全了?橙柿互动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事发路段是杭新

跨境寄递这些行为可能违法 国家安全部提示四大风险

跨境包裹里的“潘多拉魔盒”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公民出于消费、生活、商务等目的跨境邮寄包裹。然而,各国法律法规和海关政策存在差异,包裹出入境暗藏安全风险,需要多加留心。跨境寄递需警惕,管制物品莫大意——涉密载体禁寄递。数字化时代,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移动硬盘等载体来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