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访“中国第一蛇村”,最高峰时近百户村民养了300多万条蛇

潮新闻

时值仲夏,蛇类活动频繁。每年5月至8月是蛇类活动高峰期。

提到蛇,不少人的第一感受是害怕。

的确,每年因被毒蛇咬伤而送医的伤者不在少数。

然而,在浙江德清新市镇水北村子思桥,蛇却是不少村民的“摇钱树”。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子思桥的村民以养蛇为业,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高峰时期,近百户村民饲养着300多万条各种蛇类。

正因如此,这个黛瓦白墙、河道密布的江南水乡,有“中国第一蛇村”之称。

6月7日,潮新闻记者走进蛇村,对话当地养蛇领军人,了解村民与蛇的故事,以及养殖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探讨人与蛇应该如何“和平共处”。

德清蛇文化博物馆。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养蛇40多年

产业越来越规范

水北村子思桥是德清县有名的养蛇专业特色村,每个村民都能说一段“蛇经”,杨洪昌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不仅是全村养蛇领军人,还发明了人工孵化幼蛇技术,成立了莫干山蛇类实业有限公司和德清蛇文化博物馆。

“我1977年前后开始养蛇,已经养了几十年了。”杨洪昌告诉记者,子思桥养殖的蛇主要是药用,有箱体养殖,也有仿生态养殖、温室养殖等等。

眼镜蛇。潮新闻记者 吴煌 摄

水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海良介绍,现在子思桥养蛇的农户比2000年高峰期时少得多。“目前大概有40多户,养的蛇有上百万条”。

他表示,一方面是因为蛇的资源比以前少,另一方面则是养殖比以前更规范严谨,有不少新规。“比如和居民区要有多少距离,有些毒蛇不像以前一样能养在家里,需要规划专门的养殖区域。”

蝮蛇。潮新闻记者 吴煌 摄

杨洪昌也表示,相较以前,现在有很多养殖标准,比如除了取蛇毒之外,不建议养殖人近距离接触蛇,不要用手去触摸毒蛇。“通过规范标准化养殖,现在被蛇咬伤的很少。”

“20世纪90年代,村里曾经有人因被蛇咬而去世。”沈海良告诉记者,那时候年代早,村民意识单薄,就自己用草药敷了一下,也没去打血清。现在大家意识都提高了,对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水北村子思桥生态养殖区内的蝮蛇馆。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事关人身安全

科普与防治同样重要

德清蛇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着眼镜蛇、蟒蛇、王锦蛇等活体蛇。博物馆外的仿生态养殖区,资深养殖人用工具将不同种类的蛇放入单独区域。

杨洪昌告诉记者,除了眼镜王蛇等少数几种,大多数蛇类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去野外一定要做好防护,穿比较厚的高帮鞋子,不然一不小心踩到蛇,蛇觉得痛了就会反过来咬你。一旦被蛇追,可以往地势高的山坡上跑,因为蛇上扑的速度相对较慢。”

“在中国,大多数被蛇咬伤的情况,都是蝮蛇。”杨洪昌介绍,蝮蛇在中国的分布很广,西藏、东北、内蒙古、长江中下游都有。

他表示,被蛇咬了可用大量水冲洗,冲两三分钟,血液流出也会把毒液带出,对身体的伤害也少。然后再及时去医院就诊,打相应的抗蛇毒血清。

“我们也要加强科普工作,教公众识别哪些蛇是有毒的,哪些蛇是无毒的,知道一旦被蛇咬了之后要如何应对。”杨洪昌说。

德清蛇文化博物馆内,养着眼镜蛇、蟒蛇、王锦蛇等活体蛇。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毒性之外的另一面

蛇也具有重要药用价值

“现在全世界的抗蛇毒血清,不少原料都是来自我们子思桥。”杨洪昌表示,如果到泰国去被眼镜蛇咬到了,用的抗蛇毒血清可能也是我们中国产的。

在他看来,蝮蛇等蛇类虽然有毒,但是另一方面, 也有很多用处,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

目前,杨洪昌的莫干山蛇类实业有限公司已与浙江大学签订项目协议,围绕珍稀蛇类人工繁育与生物制品开发进行研究,以期解决珍稀蛇类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难题,并研制开发高附加值的蛇类生化用品等。

“蛇还可以用于做药酒、做面膜,用蛇毒做的面膜具有排毒作用,目前已经出口到了韩国。”沈海良介绍。

“对于蛇类,我们要理性看待。除了有害的一方面之外,也可以利用好它有用的方面。现在科技不断在发展,我们要把有害的东西转化为有利的东西。”杨洪昌说。

柜子上陈列着用蛇泡的酒。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吴煌

责任编辑:陈颖静

探秘“清龙峡”|悬崖峭壁上“走钢丝” 飞拉达如何带火鄂西深山小村?

在湖北省建始县花坪镇近乎垂直的鸡公岭绝壁上,一条由钢索和脚踏构成的“天路”在云雾中蜿蜒。游客们化身为“峭壁行者”,沿着这条镶嵌于喀斯特崖壁的飞拉达索道攀行。这条垂直落差达650米、全长2.8公里的飞拉达索道,2017年投入运营,2024年接待游客数量为3万人次,带火了深山小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飞拉

暖心!幼儿骑车上省道多车默契开双闪守护

近日,山东青岛,一幼儿骑儿童车上省道,多辆车默契打开双闪守护。好心司机告诉荔枝新闻记者,当时孩子家长在后面追,孩子以为家长在跟他玩。几辆车就放慢速度,开着双闪在后面慢慢跟着,防止后面的车撞上。 ​

驿城区朱古洞乡朱古洞村:绘就文明新画卷 托起百姓幸福梦

全媒体记者 亚铭 长春近年来,驿城区朱古洞乡朱古洞村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系列举措,为村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一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

工作队牵线“金顺杯”村BA点燃大悟河口镇 奖品全是“致富礼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陈柯希 通讯员 宋朔龙 杜乐)夜河口公园,灯火通明,人声鼎沸。7月7日晚,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河口镇2025年迎七一“金顺杯”村BA篮球赛,上演冠亚军巅峰决战。该项赛事由金墩村、顺山村联合发起、承办。90余名“村民运动员”闪亮登场,300多位乡亲热情观赛,加油声此起彼伏。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邯郸市广平县后南阳堡村党支部:“五年四变”,蹚出共富路

邯郸市广平县后南阳堡村党支部“五年四变”,蹚出共富路6月27日,从空中俯瞰邯郸市广平县后南阳堡村。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夏日的阳光洒向冀南平原,邯郸市广平县后南阳堡村的花卉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6月27日10时,村民李银铃正在基地大棚里忙着。她麻利地修剪枝叶、搬运盆栽,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这离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