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标准中的月工资计算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规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正常上班月工资的计算
正常上班月工资是按照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的。
工资高于或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处理
如果工伤职工的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如果工伤职工的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工伤赔偿中的工资计算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是本人工资的相应倍数,从一级到十级分别为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
伤残津贴的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而定,一级至六级伤残津贴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70%、60%。
建议
工伤职工在计算本人工资时,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
如果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可以参照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标准。
工伤职工应确保所有相关工资记录和证明材料齐全,以便在申请工伤赔偿时能够准确计算本人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