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一种便捷好用的救护器材
相信广大战友对我并不陌生
我身高60厘米,臂展86厘米
腰围130厘米
别看我“又纯又白”
我可是集止血、包扎、固定于一身的
“小能手”
军医信赖的“好帮手”
伤员口中的“好朋友”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
止血、包扎与固定的方法吧——
一、止血

1绞棒止血法

此法适用范围:四肢大出血。

先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

在伤口上方5~10厘米处环绕肢体两周,打一活结。

将绞棒插入活结下方偏外侧,提起、绞紧,至出血停止。

使用活结环固定绞棒,记录止血时间。
动作要领概括为:“一绕、二提、三绞、四固定”。
2上肢前臂加垫屈肢止血

此法适用范围:前臂出血。

先将敷料置于肘窝处。

肘关节弯屈,用三角形“8”字形屈肘固定。

查看出血情况适当调节紧度。
二、包扎
1三角巾帽式包扎

此法适用范围:颅顶部创伤。

先将敷料覆于伤处。

将三角巾底边反折1~2指宽,置于眉弓上缘,顶角垂于枕后。

拉紧底边,经侧耳上于枕后交叉,压住顶角。

将顶角一并绕至额部打结。
动作要领概括为:“底边平眉枕交叉、顶角后拉底边压、拉到额前把结扎”。
2三角巾眼部保护性包扎

此法适用范围:眼部创伤。

先将敷料覆于伤眼。

三角巾折约4横指宽布带,斜放于伤眼,下端条带从伤侧耳下绕至对侧耳上,在前额正中压住上端布带。

上端布带反折覆盖另一眼,经健侧耳下至枕后,两端相遇打结。
3三角巾单肩燕尾式包扎

此法适用范围:肩部受伤。

先将敷料覆于伤处。

三角巾折成燕尾式,后角压前角,后角大于前角。

燕尾夹角对准负伤人员伤侧颈部,平铺于敷料上方。

拉紧两燕尾角于对侧腋下打结,再将两燕尾底角环绕上臂上1/3处相遇打结。
4三角巾胸部包扎

此法适用范围:胸部创伤。

先将敷料覆于伤处。

三角巾底边内折1~2厘米,压住敷料,顶角朝上对准伤侧锁骨中线。

拉紧两底角相遇打结,顶角系带越过伤侧肩部,与底边一并打结。
5三角巾四肢部包扎(自救)

此法适用范围:四肢及关节部创伤。

先将敷料覆于伤处。

三角巾折成比敷料略宽的条带,咬住条带一端,拉紧条带绕肢体一周后。再压住上下缘缠绕打结。
三、固定
1上臂骨折健肢固定

此法适用范围:上臂骨折。

先将三角巾顶角朝上包绕肩、肘关节后,将上臂固定于躯干。

用三角巾条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小腿骨折健肢固定

此法适用范围:小腿骨折。

先让负伤人员两腿并拢,在膝、踝关节和两小腿间填充衬垫。

以健肢替代夹板,用三角巾依次固定骨折上、下端和膝关节,“8”字形固定踝关节。

怎么样?这些“三角巾”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吗?别看它只是小小的一块纱布,在战场上有大用场呢!不会的赶紧学吧,打仗真少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