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普职分流和高职招生政策改革的持续实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之际都面临要选择职业教育的情况,可是,在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下,是要选择高职还是高专?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
什么是“高职”?广义上来讲,“高职”可以看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我国职业教育大体可分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三个大的版块。前两者属于学历教育,后者属于非学历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按照最后授予的学历又可分为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再继续往下分,高职专科教育就可以分为“高职”和“高专”了,这里的“高职”指的就是“XXX职业技术学院”,是狭义的“高职”;这里的“高专”,指的就是“XXX高等专科学校”。本文要分析的高职高专指的就是狭义的“高职”,即各类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社会续存的职业技术学院分为两类,一类为公办,另一类为民办。公办高职和民办高职从名称上就很容易区分:公办学校一般以“地域+职业技术学院”或“地域+行业+职业技术学院”命名,如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民办学校一般以“地域+品牌+职业技术学院”命名,如西安海棠职业技术学院等。整体来说,高职学校涵盖学科门类、专业类别较多。
什么是“高专”?所谓高专就是“高等专科学校”的简称,其本质还是“高职专科教育”的一种。与上面讲到的“高职”不同的是,高专学校一般是聚焦某一行业,如教育、医疗、公安、电力等。“高职”院校一般由教育部门直接审批设立,“高专”院校在教育部门审批前需得到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的准许。“高专”院校也分民办和公办,但从名称上一般不容易分辨其是民办或公办,这一点与“高职”院校有很大的不同。
总体来看,其两者的最大不同就是“高职”院校专业多,学生可以选择空间大,“高专”院校专业相对较少、单一。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高职”院校像一个大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可满足所有人群需要;“高专”院校像一个专卖店,更适合对本行业有兴趣的学生。

那考生和家长到底该选择“高职”还是“高专”呢?在具体讨论这个问题前,还有一个知识点大家要搞清楚,那就是高职专科教育在系统内部也是分层次的,那就是无论是“高职”还是“高专”,也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在教育系统内部一般分为国家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在了解这一点后,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做选择。
一、选择层次更高的院校。一般情况下,层次更高的院校相对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都会更好一些。当然,层次更高的院校对成绩要求也会更高,考生和家长要综合考虑。
二、在同层次下,选择公办院校。这并不是说在同层次下民办院校教学质量一定不如公办院校,而是公办院校的学费一般会比民办院校要低很多。
三、在专业或专业方向确定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高专”,同时参照前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