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天下第一楷书是谁的作品(欧阳修评定的“天下第一楷书”)

前面说过,颜真卿曾被评为仅次于王羲之的书法家。

为什么他能有如此盛誉呢?

仅仅是他写了一篇“天下第二行书”么?

不是的,颜真卿的楷书也相当厉害,他的一篇作品,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这幅作品就是《麻姑山仙坛记》。

《麻姑山仙坛记》部分01

《麻姑山仙坛记》部分02

麻姑山,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自秦汉以来就是我国东南避暑旅游胜地,号称“三十六洞天之二十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十福地”,也是传说中女仙麻姑出身修仙之地。

公元768年,59岁的颜真卿赴任抚州剌史,他政治上遭受排挤,自然少不了到治下的麻姑山散散心。

771年4月,颜真卿再次登上麻姑山。这次,他书兴大发,留下了绝世名作《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因为颜真卿又曾被封为鲁郡公,所以此碑又称为《鲁公碑》。

《麻姑献寿》任率英绘

《麻姑仙坛记》主要记载了仙人麻姑和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的神话传说以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的经过。

虽然很多人没有见过这篇碑文的全文,但“沧海桑田”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出自此碑。(原文为麻姑自言:“接侍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间蓬莱水,乃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陆陵乎?”)

颜真卿在碑文中也提到”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这也算是依靠化石来进行考古的最早记录之一了,可惜颜真卿没有深入研究,不然自然科学史就没达尔文什么事了。

《麻姑山仙坛记》部分03

除了颜真卿的碑文,《麻姑山仙坛记》原碑背面还刻了卫夫人、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柳公权、李邕等人的楷书,收藏在麻姑山仙都观内。

到了宋代,颜真卿的书法火了以后,藏有这块碑的仙都观火了,成了文人墨客的”打卡胜地“,甚至逼得仙都观还采取了”限流“措施。

有诗记载:”惟恐此碑坏,收藏于大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

可惜的的是,再好的保护也经不起战乱。

南宋时,原碑不慎丢失了,到现在存世的只有拓本了。

但《麻姑山仙坛记》存世拓本又分为大中小三个版本。

大字本字径约5厘米,现存两种善本:其一为明藩益王朱祜滨重刻本,书法端严整肃(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二为清戴熙跋本的影印本(藏上海博物馆),点画清晰,极少漫漶。

中字本字径近2厘米。首见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小字本字径1厘米左右,最早拓本为上海郭若愚藏本,石完整,字清晰,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其中,大字本最为接近原刻。

如今麻姑山鲁公碑亭陈列的,就是大字本的重刻版。

麻姑山鲁公碑亭

写此碑时颜真卿已经是62岁,他已经消化了褚遂良、张旭的笔法,又与书坛奇才怀素交流过用笔诀窍,所以此时他已经突破了唐初楷书王羲之一脉的瘦硬舒朗之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颜体”。

碑文点画厚实丰满,章法细密充实,笔力刚健浑厚,有如一个个肌肉贲张的壮汉排成军阵,为了避免中间拥挤,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所以布局分外充实,显得大气磅礴。

笔画之间还蕴含篆籀笔意,多有“蚕头燕尾”,因此也显得苍劲古朴,骨力挺拔——这些也都是“颜体”的特征。

欧阳修在《集古录》中点评“鲁公诸碑当以此为第一”。

——当然,“天下第一楷书”也不是欧阳修一人说了算,明代赵涵在《石墨镌华》中就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为“正书第一”。在此一笑也不做置评,各喜各爱罢了。


沈知意裴砚舟主角一枕月光各西东全文章节免费试读

“你是不是觉得我离不开你的照顾才如此生气,我告诉你,我只是怕一月后苒苒入住你照顾不好她!”话音刚落,他的视线向下落在她的手上,下一秒开口的声音染上几分自己都没察觉的关心:

酩酊一梦春秋度小说(完本)-季馨顾言无错版阅读

《酩酊一梦春秋度》是一部跨越时空的现代言情小说,讲述了季馨顾言的惊险冒险之旅。季馨顾言是个普通人,但在一次突发事件后,他发现自己能够穿越不同的时代。在凌晨的猫的笔下,季

枕边局:我的新妻要我死小说最后结局,沈雄沈如烟高远百度贴吧小说全文免费

所有人都知道,我对沈如烟的喜欢,那是喜欢到了骨子里的。从懵懂孩童到意气青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在她身后。即便她的回应冷淡,我也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在旁人眼中,我大概就是那

【抖音小说纪云歌周时越txt全文在线阅读 纪云歌周时越小说全文在线阅读

第2章直到沈思妤和乔深的身影消失在医院大楼深处,周时越才如梦初醒。转身要走时,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助理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先生......”“我没事。”周时越低着头,不想让

默默不爱喝豆浆小说 忍无可忍:当老实人不再沉默精选章节 新书《陈默林薇赵坤》小说全集阅读

哥们儿,你试过那种滋味吗?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自己舍不得花,转头就被老婆拿去填她娘家那个无底洞,完了人家还觉得你窝囊,一家子都瞧不上你。陈默就活在这种日子里,三年了,憋屈得像个